魚尾葵根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ú wěi kuí gēn

2 拼音名

Yú Wěi Kuí Gēn

3 別名

棕木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棕櫚科植物魚尾葵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yota ochlandra Hance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曬乾

5 形態

魚尾葵,喬木狀,高達20m。莖無吸根,單生。葉大而粗壯,長3-4m;羽片每邊18-20片,下垂,中部的較長;裂片質厚而硬,頂端1片扇形,有不規則的齒缺,側面的菱形而似魚尾,長15-20cm,內側邊緣有粗齒的部分超過全長之半,外側邊緣延伸成一長尾尖。佛焰苞和花序無鱗秕;肉穗花序長約3m,分枝懸垂,花3朵聚生,雌花介於2雄花間;雄花:萼片寬圓形,長約5mm;花瓣黃色,革質而硬,長約2cm,寬約7mm;雄蕊多數,約與花冠等長,花葯線形,黃色,花絲近白色;雌花較小,長7-8mm,先端全緣,退化雄蕊3,鑽形;子房近卵狀三棱形,柱頭2裂。果球形,直徑1.8-2cm,熟時淡紅色,有種子l-2顆。花期5-7月,果期8-11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或溝谷林中,海拔450-700m。

資源分佈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7 栽培

1.生物學特性:喜高溫、高溼氣候,怕嚴寒,耐半蔭,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

2.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秋季採種,陰乾待播。春季播種,播前種子經浸種催芽,於苗牀上點播或撒播。待幼苗長出 2片真葉後,按行株距 30cm×30cm分牀。培育1-2年後,按行株距 3m×2.5m 開穴定植。

3.定植後每年中耕除草3-4次,每年施肥l-2次。乾旱時適時澆水。

8 性味

味微甘;澀;性平

9 功能主治

強筋壯骨。主肝腎虧虛;筋骨痿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11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