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桐

現代 人物百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āng tóng

2 註解

汪桐(1930.7~2010.12),男,中共黨員,安徽省皖南醫學院教授。

汪桐教授1930年7月出生,195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安徽醫學院並留校任教,長期致力於中西醫結合生理學經絡實質研究,並取得了豐碩成果。求學期間,勤奮刻苦,思想上追求進步,積極投身到社會公益活動中去,時時處處發揮着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1974年,汪桐教授組建了皖南醫學生理學教研室。他帶領教研室教師白手起家,披荊斬棘,使生理學科成爲學校特色優勢學科。他創新教學手段,自制了生理學教學幻燈片課件和模型教具,在全國推廣。

2010年12月汪桐教授因病逝世。遺體按遺願捐獻給皖南醫學人體解剖學實驗室,作爲醫學教學和研究用。作爲一名德藝雙馨的名師和皖南醫學院首位遺體捐獻者,他用大愛詮釋了生命的意義,用神聖的方式續寫了教師的榮光,用實際行動表達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追求。

大愛無疆,高風亮節

“我自願捐獻遺體給醫學教育事業。首先凡能使用的組織器官、各角膜、皮膚等一律捐獻。繼而做病理學解剖,將有用的器官做成病理標本供教學使用。最後將遺體轉給解剖室供學生解剖使用。在使用完後,將遺體火化,將骨灰交給我的家人。”這是汪桐教授寫給學校的遺體捐獻申請書,質樸的語言,赤誠的情懷,震撼人心。

汪桐於195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安徽醫學院並留校任教,長期致力於中西醫結合生理學經絡實質研究,並取得了豐碩成果。求學期間,勤奮刻苦,思想上追求進步,積極投身到社會公益活動中去,時時處處發揮着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

2004年8月,當安徽省紅十字會在皖南醫學院建立遺體(器官)接受站時,汪桐教授第一個報名捐獻,開啓了皖南醫學院教職醫護員工遺體捐獻事業之先河。他用無私的奉獻,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用實際行動,體現着“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用一顆愛心,倡導了社會移風易俗的文明風尚;以人格魅力,感召了更多志願捐獻者加入到這個神聖的隊伍中來。

嚴謹治學,工作突出

汪桐教授在科研工作上刻苦鑽研,求真務實,孜孜不倦,勇於創新,組建了皖南醫學中西醫結合研究室,引領學校“生理學”學科獲批爲全國第二批碩士學位授予點。在50多年的科學研究期間,他不囿於陳規,不拘泥傳統,融西醫研究與中醫研究爲一體,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提出的“經絡實質的二重反射學說”在國內經絡實質研究領域獨樹一幟,奠定了他在經絡實質研究領域專家地位,對我國經絡實質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簡陋的實驗室裏,總能看見汪桐教授忙碌的身影。爲了一個數據,他週而復始,一遍又一遍重新實驗;爲了設計實驗步驟,他常常廢寢忘食、通宵達旦。他在對科學精神的不懈追求中,以忘我的精神和昂揚的鬥志摘得了多項科研碩果。他主持了85國家級經絡攀登計劃項目,在省級以上專業雜誌發表論文115篇,參加編寫專著10部,其中《現代中醫生理學基礎》是國內第一部中西醫結合生理學著作。他主持的科研項目獲安徽省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他參與研究的課題獲1991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等獎。他帶領的科研團隊榮獲安徽省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爲人師表,重教愛生

1974年,汪桐教授組建了皖南醫學生理學教研室。他帶領教研室教師白手起家,披荊斬棘,使生理學科成爲學校特色優勢學科。他創新教學手段,自制了生理學教學幻燈片課件和模型教具,在全國推廣。他的“強化教學手段,提高生理學實驗教學質量”研究課題榮獲安徽省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全國學術會議上,汪桐教授就如何提升生理學理論和實驗教學水平多次交流了成功做法。退休後的汪桐教授仍活躍在教學科研陣地,被評爲爲安徽省老年學校優秀教師。

汪桐教授講授的生理學課堂總是座無虛席,學生們把他尊爲皖醫“四大名嘴”之一,爭相去聽他的課。下課時,每每被同學們團團圍住,他總是耐心地解答。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自己克勤克儉,對待他人無私奉獻,總是拿出個人津貼捐貧助困,以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了很多人。

汪桐教授鞠躬盡瘁,矢志不渝,以赤子之心和博大胸懷爲皖醫師生上完了最深刻、最感人、最生動的最後一課。正如他生前所說:“活着的時候能夠做一些對國家和人民有意義的事情,死後如果還能夠爲醫學事業和教育事業發揮最後的光和熱,將是我最快樂的事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