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註解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PBSC)是存在於外周循環血液中的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分裂增殖和分化功能細胞,正常成人PBSC佔外周血液單個核細胞的1‰左右,經適當動員處理可提高至10‰。PBSC的比重在1.058~1.060,直徑爲6~7μm。

2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分類

1.自身PBSC  即取自患者自身,單採保存待自身PBSC移植時使用。

2.同種異體  取自正常成人或與患者血緣關係的健康親屬。單採後可用於同種異體PBSC移植。

3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的動員

3.1 動員方法分類

(1)化學藥物動員:造血幹細胞動員劑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①動員效果好,提高外周血中造血幹細胞倍數高,動員的造血幹細胞重建造血功能;②不良反應小;③動員作用應持續時間長,便於用血細胞分離分離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動員劑一般分爲3種類型:①腫瘤化療藥物,如環磷酰胺馬利蘭柔紅黴素阿糖胞苷等。這些藥物只適用於惡性病人。②正常人和病人都可採用的藥物,如硫酸葡聚糖等聚陰離子製劑屬於這種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其效果好,動員作用持續時間長。③各種重組的人造血細胞刺激因子(重組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如G-CSF、M-CSF、GM-CSF、IL-3、IL-6和SCF等,其不良反應小,動員效果好。

(2)輻射動員。放射線既能直接殺滅腫瘤細胞,同時也使正常造血細胞受到傷害,引起反饋性的造血增生,外周血中造血幹細胞數量隨着增加。這種動員方法適用於血液病、某些惡性腫瘤轉移患者

3.2 動員方法

(1)正常人的動員:

①這類人員主要有作爲同種異體PBSC移植的供體,或作爲以後有可能需要進行自體PBSC移植的正常人,如從事輻射工作人員、宗教信仰(拒絕異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埴)。這類人員以用藥物動員爲佳,動員劑主要爲重組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方法:於PBSC單採前5d,皮下注射重組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如G-CSF 2.5~5.0μg/(kg·d),1/d,採集當天皮下注射較高劑量重組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如G-CSF 5μg/kg),並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0mg。一般情況下,單採前(使用地塞米松前)須計數外周血中白細胞總數及分類,若白細胞總數未達到20×109/L,則應延長動員時間,並適當增加動員劑的劑量,直至白細胞總數達20×109/L。第1次單採後計數單個核細胞數及測定CD+34細胞百分率計算是否達到移植劑量,若低於移植劑量,須進行第2、第3次單採,此時亦要繼續使用動員劑,總採集數必須超過移植劑量,若能達到2倍移植劑量更佳。

(2)患者的動員:①對象:擬行自身PB-SC移植的患者。②方法:動員的方案有:化療藥物+重組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全身照射+重組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化療藥物+全身照射+重組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患者動員4d後監測白細胞數,若白細胞計數達1×109/L和血小板達20×109/L後,開始單採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當天仍需使用重組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0mg。一般需單採5-7次,每次均須計數單個核細胞總數和測定CD+34細胞百分率,當達到移植劑量時停止單採

4 單採操作

1.前提  經過PBSC的動員,供體或患者白細胞總數和血小板計數達到要求後,可在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0mg後1~2h開始單採

2.單採器材準備  同血小板單採

3.單採操作 (1)同血小板單採。 (2)全血處理量一般爲8-15L。

5 注意事項

1.單採過程中嚴密監測獻血員/患者生命體徵。

2.單採過程中嚴密注意獻血員/患者抗凝劑反應,若出現異常反應,應迅速處理。

3.嚴格無菌操作,預防感染單採成分被污染

4.單採前應向獻血員/患者或家屬說明單採的目的、過程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意外,並要求其簽字。

5.每次單採應有詳細的記錄,並注意保存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