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內揣外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ī nèi chuāi wài

2 註解

司內揣外診法[1]司外揣內的對應詞[1]。出《黃帝內經靈樞·外揣》。司外揣內強調觀察外部症狀,測知內臟的疾病;司內揣外則強調醫生疑及內臟有病,應系統觀察是否出現相關的外在症狀[1]

參見司外揣內司外揣內診法[1]。認識人體生理、病理和診辨疾病的重要方法,是四診的理論依據[1]。司,通“伺”,觀察或偵察;揣,估量或推測[1]人體內外是緊密聯繫的,有諸內,必形諸外[1]人體內部發生病變,必然會引起外表神色形態的變化[1]。因此,觀察病人神色的榮枯、五色的明晦、聲音的清濁,以及形態舌象脈象等變化,成爲探求疾病性質、部位和病情輕重順逆的徵象[1]。《黃帝內經靈樞·外揣》:“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臟波盪,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3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