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罐

拔罐療法 拔罐工具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uǐ guàn

2 英文參考

water tank[朗道漢英字典]

jug

tumbler

water tank

waters canist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水罐火罐放入水(放在藥液中者稱藥罐)中煮沸應用,故名[1]。使用時,將罐子顛倒用鑷子夾出,用摺疊毛巾緊捫罐口,吸去水液,趁熱吸附穴位或病痛局部皮表[1]

參見水罐法水罐法拔罐法的一種[2]。此法是用煮水時水汽之力,排去罐內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以吸着在擬吸拔的穴位皮膚上的一種療法[2]。由於此罐多用竹筒製成,因此,亦稱竹罐療法[2]。其操作方法如下:將竹罐放在清水中煮沸3~5分鐘[2]然後用鑷子將罐從鍋內取出,倒出罐內水,並迅速用毛巾擦去罐口餘水,立即罩在治療的部位上[2]。每次留罐時間,以不超過20分鐘爲度[2]。倘在留罐期間,發生疼痛或有灼熱感時,立即起罐檢查,以免燙傷[2]。此法具有通經活血,逐寒祛溼作用[2]。常用於風溼痹痛,感冒風寒等症[2]。如配入藥物同煮,則又稱爲藥罐法[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03.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0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