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不和諧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èn zhī bú hé xié

認知不和諧又稱爲認知失調。它是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之一,也是態度和認知研究範疇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認知不和諧認知失調)理論是由費斯廷格在1957年提出來的。他以認知元素基本單位(認知元素指有關環境、個人及個人行爲的任何認識、意見及信念),將兩個單位間的關係區分爲協調(和諧)、不協調(不和諧)和不相關三種。簡言之,認知不和諧(不協調)就是指兩種認知上的不一致而導致出的緊張心理狀態,產生動機衝突。

以扎瓊斯(Zajonce)爲代表的社會心理學家對這一理論又作出了新的貢獻。認知不和諧理論,受到心理學界的歡迎,並激勵着人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2 影響認知不和諧程度的因素

這種不和諧程度取決於兩個因素。

(1)認知對個體的重要性程度。

(2)與某一不平衡的特殊問題有關的認知與總認知所佔的比例。費斯廷格假定,當認知間的不和諧程度增加時,個人所感受到要改變這種狀況的心理壓力也就愈來愈大。如果得不到解決,就必然導致人格失常與離軌行爲。導致認知不和諧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認知體系的成分,即客觀存在與主體認識是否相一致;二是思維邏輯是否正確。

3 改變認知不和諧方法

改變這種認知不和諧的途徑和方法有:

(1)增加兩個認知因素中的一致成分。

(2)改變不和諧成分使之相互之間不再出現矛盾,或是減少這種不和諧成分的重要作用

(3)糾正兩個對立認知的不協調的邏輯判斷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