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單克隆抗體檢測癌細胞

化驗及醫學檢查 體液和排泄物檢查 腦脊液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ǎo jǐ yè dān kè lóng kàng tǐ jiǎn cè ái xì bāo

2 英文參考

cerebrospinal fluid monoclonal antibodies detect cancer cells

3 概述

一般常規方法製備的抗體往往純度不高,特異性亦不夠強,在免疫學血清學的檢查中一直存在着判定、重複性標準化等問題,而單克隆抗體技術無疑是免疫學中的一個重要突破。

6 化驗取材

腦脊液

7 腦脊液單克隆抗體檢測癌細胞的原理

將新鮮腦脊液標本經1150r/min離心10min,沉渣用白明膠包被於玻片上,然後蘇木素和伊紅染色,用磷酸緩衝液沖洗。加適當稀釋度的單克隆抗體於玻片上,同時做陽性陰性對照。置溼盒於室溫30min,取出後用PBS沖洗,加入純化的羊抗鼠IgG熒光素結合物,再置室溫30min,乾燥後加90%甘油於玻片上於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結果。

8 試劑

(1)熒光標記抗體(或抗原)。

(2)0.01mol/L pH7.2 PBS緩衝液。

(3)組織細胞基質片。

(4)緩衝甘油(pH7.2)。

(5)熒光顯微鏡

(6)溼盒。

9 操作方法

(1)直接熒光抗體法:

抗原基質片(活檢組織冰凍切片,被檢物直接塗片,培養物塗片等),經無水乙醇丙酮甲醇等(要根據實驗要求選擇固定劑)固定處理後室溫晾乾。

②加熒光標記同屬類特異性抗體基質片上,放溼盒置室溫或37℃溫箱反應30min~1h。

③0.01mol/L pH7.2 PBS緩衝液沖洗15min(換3次PBS)。

④pH7.2或pH7.4緩衝甘油封片。

熒光顯微鏡鏡檢。

(2)間接熒光抗體法:

抗原(或抗體基質片(各種組織冰凍切片或培養細胞等)基質片從冰箱取出立即風乾。使用前經無水乙醇丙酮甲醇等固定劑處理(根據實驗要求選擇固定劑),一般固定3~15min,室溫晾乾。

②被檢物(血清腦脊液或其他滲出物等),根據需要用PBS適當稀釋(1∶5或1∶10)滴於抗原基質片上,置室溫或37℃溫箱反應30min~1h。

③0.01mol/L pH7.2 PBS沖洗15min(更換PBS 3次)。

④加熒光標記抗體,置室溫或37℃溫箱30min~1h。

⑤PBS沖洗同③。

⑥緩衝甘油(pH7.2)封片,熒光顯微鏡鏡檢。

(3)補體法:

抗原基質片(組織冰凍切片或培養細胞),從冰箱取出立即風乾,經無水乙醇丙酮甲醇固定3~15min,室溫晾乾。

②被檢物(血清或其他),實驗前置56℃水浴中30min滅活,冷卻後用PBS根據實驗要求適當稀釋(1∶5或1∶10)。

③將上述滅活稀釋被檢物與新鮮豚鼠血清生理鹽水1∶10稀釋)或新鮮正常人血清進行等量混合,滴加基質片上。置室溫或37℃溫箱反應30min。

④PBS沖洗同(2)-③。

滴加熒光標記抗補體抗體基質片上置室溫或37℃溫箱反應30min。

⑥PBS沖洗同④。

⑦緩衝甘油封片,鏡檢同(2)-⑥。

(4)雙層法、加層法、混合法補體法,可根據原理示意圖,用上述基本法操作即可。

(5)雙重染色法:用於同時示蹤兩種抗體抗原,其操作方法同上,只是熒光標記物用兩種熒光素標記,一般用異硫氰酸熒光黃(FITC)發黃綠色熒光,另一種是羅丹明B200(RB200)發橙紅色熒光,兩種標記物可混合應用,也可先後分別應用,在紫外光下可同時被激發,在同一部位發出各自特異標記熒光

(6)反襯染色法:在上述熒光染色鏡檢中,爲加強特異熒光與背景的對比度。常用反襯染色的方法,來消除背景熒光,突出特異熒光。常用於反襯染色試劑。有RB200、FITC分別做特異的和非特異的標記,二者混合間接熒光染色法染色以達到特異和非特異反襯目的。另一種試劑是伊文思藍(Evan blue)它發射與RB200類似的橙紅色熒光。使用方法可將FITC熒光染色的標本片,浸入1∶1 000~1∶10000稀釋的伊文思藍溶液中2~5min,取出後用PBS沖洗10min,封片鏡檢。也可將伊文思藍以適當的比例與熒光標記抗體溶液混合染色,鏡檢中可觀察到明顯襯出FITC黃綠色特異熒光

10 正常值

陰性

11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腦脊液中惡細胞癌細胞神經外胚層細胞淋巴瘤細胞。其檢測陽性率可達60%。單克隆抗體技術鑑定惡性細胞組織來源,有助於癌性腦膜病的早期診斷。

12 附註

MCAb具有單一性好,特異性強,純度高和重複性好等特點。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