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樣粟丘疹

皮膚科疾病 物理性皮膚病 疾病 慢性光化性皮炎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o yàng sù qiū zhěn

2 英文參考

colloid milium

3 概述

膠樣粟丘疹又稱膠樣假性粟丘疹(colloid pseudomilium)或皮膚膠樣變性(cutaneus colloiddegeneration)。有人將其譯爲膠狀稗粒瘤膠質粟丘疹。最早在1942年由Reuter和Way報告。皮疹好發於顏面和手背,多數爲淡黃色、粟粒至扁豆大的圓形半透明扁平丘疹,很像水皰。用針挑破後可擠出有黏性的膠樣物質。

膠樣粟丘疹是真皮膠原和彈力纖維變性的結果。皮損多見於露出部位,可能與日曬有關。一般認爲本病分兒童和成人兩型。前者在兒童或少年期發病,至青春期後即逐漸自行消退,常有家族史,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而成人型常在成年後長期受日光曝曬,特別是熱帶戶外工作者多見。

膠樣粟丘疹兒童型及成人型,兒童型多在幼年發病,至青壯年後可漸漸自然消退;成人型較多見,患者以中老年、長期戶外工作者居多,男多於女。別名假性粟丘疹(Colloid pseudomilium),皮膚膠樣變性

少數膠樣粟丘疹的皮疹可行冷凍或電灼,此外可服小量氯喹和大量維生素C皮膚應避免長期日光曝曬。

4 疾病名稱

膠樣粟丘疹

5 英文名稱

colloid milium

6 別名

colloid pseudomilium;cutaneus colloid degeneration;膠樣假性粟丘疹膠質粟丘疹膠狀稗粒瘤膠狀粟粒疹皮膚膠樣變性

8 ICD號

L74.3

9 膠樣粟丘疹病因

膠樣粟丘疹病因尚未完全明瞭。皮損多見於露出部位,可能與日曬有關。一般認爲本病分兒童和成人兩型。前者在兒童或少年期發病,至青春期後即逐漸自行消退,常有家族關係,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而成人型常在成年後長期受日光曝曬,特別是在熱帶室外工作者多見,石油工人易發病,膠樣粟丘疹有家族性發病傾向,男多於女。

10 病機

膠樣粟丘疹的發病機制不明,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11 膠樣粟丘疹的臨牀表現

膠樣粟丘疹表皮角化過度,棘層萎縮表皮嵴變平。真皮乳頭層顯著擴大,真皮上層可見無結構均質性的膠樣物質,或呈透明變性。其周圍由正常膠原纖維束環繞,境界明瞭。在變性膠原物質內可見裂隙和少數紡錘形破裂的細胞核。膠樣物質如以HE染色呈嗜酸性,較正常膠原染色淡或呈弱嗜鹼性。PAS染色陽性。耐澱粉酶。Van Gieson染色呈黃色。彈性纖維可以斷裂。在膠樣物質周圍有少量淋巴細胞浸潤

兒童患病時,在露出部位發生半透明的、淡黃色、針頭至黃豆大、圓形或不整形、扁平或丘狀隆起的丘疹,常對稱分佈。好發於面部和手背,也散佈於前額、頰部或鼻部。丘疹較周圍皮膚稍堅實,互不融合,但常羣集。經過慢性,至成年期方漸自消失。一般無自覺症狀

在成年以後發病者,皮疹也常發生暴露部位,如前額、眼瞼周圍、耳、頸項、前臂和手背等。除有少數較大透明丘疹外,還可見淡黃色、橘黃色或正常皮色的結節斑塊。前者頂端可見小窩或附着小痂。斑塊上有時可見毛細血管擴張。經過慢性。常受日曬的老人易發,男多於女。有時自覺輕微瘙癢。

12 膠樣粟丘疹的診斷

根據膠樣粟丘疹的皮疹表現和病理變化的特點等容易確診。

13 鑑別診斷

13.1 粟丘疹

粟丘疹呈白色,以針尖挑破後可擠出珍珠樣小粒。真皮上層可見表皮囊腫

13.2 扁平苔蘚

扁平苔蘚丘疹呈紅色或紫紅色,不透明,疹內無膠樣物質,好發於前臂屈側,劇癢。基底細胞液變性表皮與真皮間細胞呈帶狀浸潤,無膠樣物質。

13.3 皮膚澱粉樣變

皮膚澱粉樣變的皮疹淡褐色、圓形或半球狀隆起,小腿伸側多見,劇癢。疹內有澱粉樣物質沉積。剛果紅染色陽性。Van Gieson染色呈淡紅色,甲基紫染成紫紅色。

14 膠樣粟丘疹的治療

少數膠樣粟丘疹的皮疹可行冷凍或電灼,此外可服小量氯喹和大量維生素C

15 膠樣粟丘疹的預防

皮膚避免長期日光曝曬。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