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竹筍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ì zhú sǔn

2 《*辭典》:刺竹筍

2.1 出處

《綱目》

2.2 拼音名

Cì Zhú Sǔn

2.3 別名

竹筍(《嶺南採藥錄》)

2.4 來源

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

2.5 形態

箣竹(贊寧《筍譜》),又名:竻竹、答黎竹、樆竹、筥竹(《竹譜詳錄》),車角竹、大竹、車筒竹、麻竹、大竻麻竹、水竻竹、箣楠竹。

高大竹類,稈高10~24米,徑5~15釐米,節間長約30釐米,中空甚細。籜環密生棕色刺毛;籜鞘厚革質,矩形或長三角形,背面基部有刺毛;籜耳左右略相等;籜舌邊緣具縫毛;籜葉宿存,三角形,正面具棕黑色小刺毛。枝條有2~3刺;小枝有葉6~8枚;葉鞘長2.5~5釐米,鞘口處有灰色易落之縫毛數條;葉舌截平頭,有時先端有繸毛;葉片細長披針形,長6~20釐米,寬6~20毫米,基部急縮成1~3毫米長之葉柄,背面微有短毛,次脈4~7對,小橫脈不顯著,葉緣粗糙或一邊近於平滑。小穗簇生,密集,基部有糠狀鱗片,含4~12花,黃綠色或淡綠色;穎頂端尖銳,無毛,外稃卵形兼披針形,無毛;內稃,具2脊,鱗被3片,邊緣有白色長纖毛;雄蕊6,花葯長4毫米,花葯隔之先端可呈小筆毫狀;子房先端被刺毛,花柱1枚,柱頭3枚,羽毛狀。筍期5~6月。花期8~12月。

2.6 生境分佈

通常栽培於向陽山坡或河流沿岸之較高處。分佈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地。

2.7 性味

苦。

①《竹譜詳錄》:"甘苦,有小毒。"

②《嶺南採藥錄》:"味苦。"

2.8 功能主治

《嶺南採藥錄》:"治竹木刺入肉:竻竹筍酒糟車前子、鹽,同搗敷患處。"

2.9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