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胗

中醫病證名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ún zhēn

2 英文參考

lip ulc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脣胗爲病症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又名脣瘡。屬足陽明經病症。症見脣生細粒小瘡,時流黃水,或癢。治宜清泄胃經之熱。鍼灸常取合谷內庭三陰交承漿等穴。多用瀉法。[1]

脣瘡,症見脣生細粒小瘡,時流黃水,或癢或痛。由脾經鬱熱所致。治宜清解脾經之熱,用泄黃湯。外用黃柏、野薔薇根二味等分爲末,水調敷脣部。

脣瘡,伴見多食易飢,昏睡,煩躁,鼻爛等症。由傷寒狐惑、小兒疳(匿蟲)所致。治宜清熱殺蟲,用連梅安蛔湯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6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