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法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èi ěr fǎ zé

2 英文參考

Baer ' slaw

3 註解

貝爾法則脊椎動物胚胎髮育的一種規律。由生物學家馮·貝爾(KarlErnstvonBaer)於1828年提出,故名。貝爾長期從事脊椎動物胚胎髮育的研究。當他比較了不同脊椎動物的胚胎髮育時,得出了以下重要結論:

(1)每一較大動物類羣的共同性狀比專門性狀形成得較早;

(2)先出現最共同的性狀然後出現較專門的性狀,最後纔出現最專門的性狀

(3)不同綱動物的胚胎最初是相似的,在以後的發育中才逐步分歧。

就是說,不同綱脊椎動物的早期胚胎是極其相似的,在胚胎髮育過程中,門的性狀最先出現,隨後才依次出現目、科、屬、種的性狀。這種規律被稱爲貝爾法則達爾文很重視貝爾的上述發現。並把它看作是生物進化胚胎學證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