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絡拔罐

鍼灸學 中醫學 刺法灸法學 拔罐療法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ì luò bá guàn

2 英文參考

pricking and cuppi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pricking blood with cuppi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刺絡拔罐(pricking and cupping pricking blood with cupping)爲拔罐法之一[1]。又稱刺血拔罐[2][2]。是在刺絡(刺血)之後再施行拔罐療法[2]

4 操作方法

施術穴位或患處作常規消毒後,用皮膚針三棱針、注射針或粗毫針點刺皮膚滲血,或挑刺下血絡或纖維數根,然後留罐,至拔出少量惡血爲度;起罐後用消毒棉球擦淨血跡[3]挑刺部用創可貼貼1~2天傷口即愈[3]。一般每隔3~7日治療1次,4~6次爲1個療程[3]

5 適應

刺絡罐法適用熱證實證實寒證瘀血證及某些皮膚病等:如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坐骨神經痛哮喘,以及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症[3]

刺絡拔罐主治肌肉勞損扭傷、腰腿風溼痛、神經性皮炎丹毒神經衰弱等病症[3]

6 禁忌

孕婦及貧血、有出血傾向的病症、大血管所在部位,均不宜使用[3]

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2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魏睦新,仲遠明.中醫鍼灸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