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知要

中醫學 書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èi jīng zhī yào

2 英文參考

Essentials of Internal Classic[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註解

內經知要》爲醫經著作。二卷[1]。明·李中梓輯注[1]。刊於1642年[1]。本書將《黃帝內經》一書的重要內容加以選錄,分爲道生陰陽色診脈診髒象經絡治則病能等類[1]。原文輯自《內經》,由李氏結合基礎、臨牀理論加註闡析,內容簡要,條理亦較清楚[1]。1764年薛生白予以重校加按,亦即後世的流通本[1]。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1]

結合基礎、臨牀理論加註闡析,遂成此書。分類簡、選文精、註釋明爲其特點。非深得岐黃三昧者莫能爲。其註釋文字簡明平正、切合臨牀,每能由博返約、提要鉤玄。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