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傷診療規範

法規文件 診療規範 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 蛇咬傷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é yǎo shāng zhěn liáo guī fàn

2 基本信息

蛇咬傷診療規範》爲《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的一部分,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於2021年7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1〕417號)印發。

《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 年版)》包含以下部分:

一、狂犬病診療規範

二、犬咬傷診療規範

三、貓抓咬傷診療規範

四、齧齒動物致傷診療規範

五、蛇咬傷診療規範

六、猴咬傷診療規範

七、馬咬傷診療規範

八、豬咬傷診療規範

九、禽類啄傷診療規範

十、胡蜂蜇傷診療規範

十一、海蜇蜇傷診療規範

十二、螞蟻蜇傷診療規範

十三、蜱咬傷診療規範

十四、蜘蛛咬傷診療規範

十五、石頭魚刺傷診療規範

3 發佈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21〕4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爲進一步規範常見動物致傷診療工作,提高醫療救治質量和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羣衆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我委組織專家制定了《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聯繫人:醫政醫管局  張少偉、杜青陽

電 話:010-68791821、68792989

傳 真:010-68791823

附件: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21年7月29日

4 全文

蛇咬傷診療規範

蛇咬傷是常見的動物致傷疾病,無毒蛇咬傷主要造成局部損傷毒蛇咬傷則是由毒液從傷口進入人體內而引起的一種急性全身中毒性疾病。由於毒蛇咬傷發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若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救治,蛇毒可迅速在體內擴散而影響機體多器官功能,導致機體代謝紊亂、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爲進一步規範我國蛇咬傷救治診療工作,提升蛇咬傷醫療救治能力,減少重症發生率,降低蛇咬傷死亡率和致殘率,制定本規範。

4.1 一、流行病學

蛇咬傷是一種常見動物致傷疾病,粗略估計我國每年的蛇咬傷病例達數百萬,毒蛇咬傷爲10~30 萬人,70%以上是青壯年,病死率約爲 5%,蛇咬傷致殘而影響勞動生產者高達25%~30%,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蛇咬傷發生於農村偏遠地區,目前國內尚缺乏流行病學監測和報告體系,蛇咬傷的發病率存在嚴重低估。

4.2 二、發病機

4.2.1 (一)蛇毒種類。

蛇含有多種不同的毒性成分,毒性組分由酶、多肽、糖蛋白和金屬離子等組成,其中毒蛋白質達數十種。蛇毒按其主要毒性成分與生物效應分爲三大類:神經毒素血液毒素細胞毒素。各種毒性組分在不同毒蛇含量有較大差異,同種毒蛇的毒性組分可因地域分佈、季節性、蛇齡等不同而異。

4.2.2 (二)蛇分類

我國常見的傷人蛇種類如下:無毒蛇:王錦蛇、赤鏈蛇烏梢蛇、滑鼠蛇、玉斑錦蛇、翠青蛇、魚遊蛇、草遊蛇、小頭蛇、水蛇、蟒蛇等。毒蛇:分爲神經毒類、血液毒類、細胞毒類和混合毒類蛇。神經毒類如金環蛇、銀環蛇、海蛇等。血液毒類如竹葉青烙鐵頭、蝰蛇等。細胞毒類如眼鏡蛇等。混合毒類如眼鏡王蛇、蝮蛇、尖吻蝮蛇等。國內常見毒蛇及其分類見表1。

表 1 我國毒蛇的分類

毒蛇種屬(科)種屬(亞科)毒素主要成分臨牀類型地域分佈
舟山(中華)眼鏡蛇眼鏡蛇眼鏡蛇亞科

細胞

神經

局部壞死

區華南區

眼鏡王蛇眼鏡蛇眼鏡蛇亞科

細胞

神經

局部腫脹肌肉麻痹華南區
金環蛇眼鏡蛇眼鏡蛇亞科神經肌肉麻痹華南區
銀環蛇眼鏡蛇眼鏡蛇亞科神經肌肉麻痹

區華南區

海蛇眼鏡蛇眼鏡蛇亞科

神經

細胞

肌肉損傷麻痹沿海區
竹葉青蝰科蝮亞科血液凝血功能異常出血

區華南區

原矛頭蝮蛇/烙鐵頭蛇蝰科蝮亞科血液凝血功能異常出血

西南

區中區

華南區

尖吻蝮蛇/五步蛇蝰科蝮亞科

血液

細胞

凝血功能異常出血壞死中區
短尾蝮蛇蝰科蝮亞科

血液

細胞

神經

出血、腫脹、麻痹除沿海區外全國均
有圓斑蝰蛇蝰科蝰亞科

血液

細胞

凝血功能異常出血

華南

區西北區

4.2.3 (三)蛇毒的中毒機制。

蛇毒可對機體神經系統血液系統肌肉組織循環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等產生損害。當人體毒蛇咬傷後,蛇毒進入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引起局部及全身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狀。不同的毒蛇其發病機制各不相同,按其病理作用可分爲以下三類。

4.2.3.1 1.血液毒:

蛇毒蛋白酶直接或間接作用血管壁,破壞血管壁的有關結構,誘導緩激肽組胺5-羥色胺等的釋放,直接損害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導致出血。蛇毒溶血因子可直接作用血細胞膜,使其滲透性和脆性增加。磷脂酶 A 可使血液中的卵磷脂水解而成爲溶血卵磷脂,產生溶血作用。蛇毒促凝因子可促使凝血微循環血栓形成,繼而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類凝血酶具有類似凝血酶的活性,既可促進纖維蛋白單體生成,又可激活纖溶系統,在蛇毒纖維蛋白溶解酶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去纖維白血症,亦稱類 DIC 反應。這種出凝血功能障礙統稱爲蛇毒誘發消耗性凝血病(Venom-induced consumptioncoagulopathy,VICC)。最常見的此類毒蛇有五步蛇、蝰蛇、竹葉青烙鐵頭等。

4.2.3.2 2.神經毒:

神經毒素主要爲α-神經毒素(α-neurotoxin,α-NT)和β-神經毒素(β-neurotoxin,β-NT),分別作用於運動終板(突觸後)的乙酰膽鹼受體運動神經末梢突觸前),α-NT 競爭膽鹼受體,β-NT 抑制酰膽鹼釋放,再抑制其合成,以上均可阻斷神經-肌肉傳導而引起神經肌肉弛緩性麻痹,最常見的此類毒蛇有銀環蛇、海蛇金環蛇

4.2.3.3 3.細胞毒:

蛇毒中的透明質酸酶可使傷口局部組織透明質酸解聚、細胞間質溶解組織透性增大,除產生局部腫脹、疼痛症狀外,還促使蛇毒毒素更易於經淋巴管毛細血管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進而出現全身中毒症狀蛋白水解酶可損害血管組織,同時釋放組胺5-羥色胺腎上腺素等多種血管活性物質;心臟毒素(或稱爲膜毒素肌肉毒素眼鏡蛇胺等)引起細胞破壞、組織壞死,輕者局部腫脹、皮膚組織壞死,嚴重者出現大片壞死,可深達肌肉筋膜骨膜,導致患肢殘廢,還可直接引起心肌損害,甚至心肌細胞變性壞死

4.3 三、臨牀表現與實驗室檢查

4.3.1 (一)臨牀表現。

4.3.1.1 1.無毒蛇臨牀表現:

無毒蛇咬傷部位可見兩排小鋸齒狀的牙痕,伴有輕微的疼痛和(或)出血,數分鐘出血可自行止停止,疼痛漸漸消失,局部無明顯腫脹、壞死。全身症狀不明顯,可表現爲輕度頭暈噁心心悸乏力等,部分患者也會出現全身過敏表現。

4.3.1.2 2.有毒蛇的臨牀表現:

毒蛇咬傷依據其蛇毒種類不同,其臨牀表現也各不相同。按蛇毒的毒素類型,其臨牀表現可分爲以下四類:

4.3.1.2.1 (1)血液毒的表現:

此類蛇毒成分複雜,包含出血毒素凝血毒素以及抗凝血毒素,具有多方面的毒性作用,主要累及心血系統血液系統以及泌尿系統。局部表現爲咬傷創口出血不止,肢體腫脹,皮下出血、瘀斑,並可出現血皰水皰,傷口劇痛難忍。全身表現爲各部位出血,如鼻腔牙齦尿道消化道,甚至顱內可出現出血血管內溶血時有黃疸醬油樣尿,嚴重者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合併DIC 時除全身出血外,還會出現皮膚潮冷、口渴、脈速、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

4.3.1.2.2 (2)神經毒的表現:

神經毒表現爲咬傷創口發麻,疼痛不明顯,無明顯滲出,常常被忽視。早期症狀輕微,1~4小時後可出現頭暈噁心嘔吐流涎、視物模糊、眼瞼下垂、語言不清、肢體軟癱、張口與吞嚥困難,引起呼吸肌麻痹,最終可導致急性呼吸衰竭甚至自主呼吸停止。

4.3.1.2.3 (3)細胞毒的表現:

細胞毒可導致肢體腫脹、潰爛、壞死,可繼發心肌損害、橫紋溶解、急性腎損傷,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4.3.1.2.4 (4)混合毒的表現:

混合毒可表現兩種及兩種以上毒素引起的症狀,如眼鏡王蛇咬傷神經毒素表現爲主,合併細胞毒素表現;五步蛇咬傷血液毒素細胞毒素表現爲主。

4.3.2 (二)實驗室檢查

4.3.2.1 1.血常規

可見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升高,核左移;出血過多或溶血紅細胞減少,血紅蛋白下降;出現VICC時可伴血小板減少。一般來說,不同類型的蛇毒有不同的表現,銀環蛇血常規可沒變化,含血液毒可引起血小板下降,其中五步蛇及圓斑蝰蛇可能會引起血小板嚴重下降。

4.3.2.2 2.凝血功能

可出現凝血時間(CT)、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D-二聚體、抗凝血酶和“FDP”試驗等結果異常,有助於血液毒素中毒的診斷。血栓彈力圖有助於評估蛇毒對出凝血影響程度。

4.3.2.3 3.血生化檢查

毒蛇咬傷可出現轉氨酶膽紅素、肌酐升高,有助於判斷毒蛇咬傷的嚴重程度。

4.3.2.4 4.有條件可以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ELISA)、質譜、色譜等方法明確相關蛇毒。

4.4 四、蛇咬傷的嚴重程度分級

蛇傷嚴重程度判斷有多種方法,各種評估方法各有優劣,比較常見有如下兩種。

4.4.1 (一)臨牀嚴重程度簡易評估方法

方法簡便易記、實用性強,適用於急診醫師接診和臨牀判斷(表 2)。

表 2 蛇咬傷臨牀嚴重度簡易評估

嚴重程度臨牀表現
中毒僅有牙痕(“幹咬”)
輕度中毒僅有局部的表現,如疼痛淤血、非進行性的腫脹
中度中毒腫脹進行性的發展,有全身症狀和體徵,實驗室檢查結果異常
重度中毒意識改變、呼吸窘迫、血流動力學穩定/休克

4.4.2 (二)蛇咬傷嚴重度評分量表(SSS)。

評估方法內容詳細、客觀,廣泛應用於各個國家,SSS的使用可以減少抗蛇毒血清使用劑量,降低醫療費用(表3)。

表.png

表.png

4.5 五、診斷與鑑別診斷

4.5.1 (一)診斷。

蛇咬傷診斷主要依據蛇咬傷病史及相應的臨牀表現。病史詢問的重點是蛇咬傷的時間、地點、症狀和體徵。可以根據發病地域,患者捕捉到、拍攝到蛇的照片或已看見蛇並能通過圖譜進行辨認判斷蛇種類。結合患者臨牀症狀、體徵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判斷病情嚴重程度。

4.5.2 (二)鑑別診斷。

4.5.2.1 1.毒蛇咬傷無毒蛇咬傷的鑑別:

無毒蛇咬傷牙痕一般呈弧形兩排排列或淺小密集的鋸齒狀,且個數較多,以局部症狀爲主,症狀輕微,多數無明顯全身症狀毒蛇咬傷局部可見兩顆較大呈“..”分佈的毒牙咬痕,亦有呈“::”形,除毒牙痕外,還出現副毒牙痕跡的分佈形狀。傷口多有劇痛難忍或麻木感、出血不止等症狀,咬傷肢體短時間內可出現腫脹、瘀斑、血皰水皰,甚至出現骨筋膜綜合徵組織壞死。依據蛇毒種類不同,全身表現各不相同。

表 4 毒蛇與無毒蛇咬傷的臨牀特徵鑑別要點

注:DIC 爲彌散性血管內凝血;MODS 爲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

4.5.2.2 2.毒蛇咬傷與其他毒蟲咬傷的鑑別:

毒蛇咬傷與其他毒蟲咬傷的鑑別見表 5。

表.png

表 5 毒蛇咬傷與其他毒蟲咬傷的鑑別

類別類似症狀鑑別要點治療要點
蜈蚣

劇痛,局部炎症,可有組織壞死

牙痕呈楔狀,無下頦牙痕,傷口不麻,全身症狀輕或無

5%碳酸氫鈉清洗傷口,抗過敏,抗炎及防治併發症(如急性腎衰,DIC 等)。
胡蜂局部腫痛

傷口多個點狀,可發生休克及腎功能衰竭

清除蜇刺,清洗傷口,抗過敏,水化鹼化及相關對症支持治療。
蠍子局部疼痛麻木常有流淚流涎鹼性液體清洗傷口,止痛,抗過敏及防治併發症。
海蜇局部劇痛有涉海經歷,傷口呈條索狀,可發生休克清除觸手刺絲囊,5%碳酸氫鈉清洗傷口,抗過敏,止痛及防治併發症。
螞蝗傷口出血難止傷口癢,不痛、不腫、不麻,無全身反應驅除螞蟥,消毒傷口,止血對症治療

4.6 六、蛇咬傷救治

治療要點是迅速破壞和清除局部毒液,減緩毒液吸收,早期足量使用抗蛇毒血清

4.6.1 (一)現場自救。

應立即脫離蛇咬傷環境,勿企圖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咬傷;儘量記住蛇頭蛇體、斑紋和顏色等特徵,有條件者

拍攝留存致傷蛇的照片;保持冷靜,避免慌張,減少傷肢活動;去除受傷部位的各種受限物品,以免因後續的腫脹導致無法取出,加重局部損害;繃帶加壓固定可用於神經毒類毒蛇咬傷,避免壓迫過緊、時間過長導致肢體因缺血而壞死;利用周圍的清潔水源沖洗傷口,同時呼叫 120,及早轉送有條件的救治醫院

4.6.2 (二)院前急救處理。

1.評估生命體徵:心跳驟停應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如果呼吸困難要儘快建立人工呼吸,儘早轉運至有條件救治的醫院進行進一步處置。

2.傷口早期的初步清創:早期可採用生理鹽水過氧化氫反覆沖洗創口可破壞、中和毒素神經毒蛇咬傷可早期沿牙痕縱行切開排毒,並輔予負壓拔罐吸出毒素,儘早清除仍有毒性的蛇毒。若有條件,可將利多卡因普魯卡因注射液使用生理鹽水稀釋爲 0.25%~0.5%濃度溶液,用此稀釋液溶解胰蛋白酶(濃度 5000 單位/ml)或糜蛋白酶(濃度800 單位/mL)後,以牙痕爲中心,在傷口周圍作浸潤注射或在腫脹部位上方做環狀封閉,每次使用胰蛋白酶 5 萬~10 萬單位,或糜蛋白酶8000~16000 單位。神經毒蛇咬傷肢體可採用繃帶加壓固定,咬傷部位也可使用加壓墊法。

4.6.3 (三)院內救治。

4.6.3.1 1.院內快速救治通道:

蛇咬傷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儘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可以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建議蛇咬傷高發地區醫院急診科配備該地區常見毒蛇的抗蛇毒血清

4.6.3.2 2.抗蛇毒血清使用:

抗蛇毒血清免疫球蛋白(抗蛇毒血清)是治療毒蛇咬傷的唯一切實有效的藥物,抗蛇毒血清的使用主要遵守以下三項原則:早期用藥、同種專一、異種聯合。

4.6.3.2.1 (1)抗蛇毒血清使用指徵:

明確毒蛇咬傷和疑似診斷爲毒蛇咬傷並伴有以下至少一項中毒表現的患者需使用抗蛇毒血清中毒表現:①咬傷 48 小時內局部腫脹超過咬傷肢體一半;②腫脹快速進展;③咬傷後毒素迴流淋巴結腫痛;④全身中毒表現:出凝血障礙、血小板減少,全身臟器、器官自發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礙表現,上瞼下垂眼外肌麻痹瞳孔散大等神經系統中毒表現,少尿或無尿、肌酐升高等急性腎損傷腎衰竭表現,肌痛、高鉀血癥橫紋溶解表現,低血壓休克心律失常、異常心電圖等。

4.6.3.2.2 (2)抗蛇毒血清用量:

抗蛇毒血清的用量主要根據病情和臨牀經驗作出決定。對於輕症毒蛇咬傷患者,抗蛇毒血清用量起始使用常規劑量,而致命性的毒蛇咬傷,起始劑量可翻倍,或者考慮異種血清聯合使用,根據臨牀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等調整用量,若中毒症狀無明顯緩解,甚至有症狀持續加重者,可按首次使用劑量重複多次用藥。兒童患者或者體型瘦弱者,使用劑量應與成人的劑量相同;妊娠期患者使用抗蛇毒血清需加強監測

抗蛇毒血清常用劑量簡表

表.png

4.6.3.2.3 (3)抗蛇毒血清反應

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療前,需進行皮試,皮試陽性者,可採用脫敏治療法。使用抗蛇毒血清時,需密切關注毒蛇咬傷患者症狀體徵變化情況,如出現抗蛇毒血清治療的不良反應,適當減慢滴速,必要時加用抗過敏藥物,可以降低過敏性休克發生率。

4.6.3.3 3.咬傷創面處理:

常規消毒創口;可在咬傷處縱向擴大傷口皮膚,以利蛇毒排出。對血液毒蛇咬傷謹慎擴創傷口,以防出血不止,可在輸注抗蛇毒血清後,凝血功能改善或者血小板上升後再行擴創。如有創面壞死,可在清創後予生長因子、溼潤燒傷膏及創面敷料外敷,促進創面肉芽組織生長;重症腫脹患者,輸注抗蛇毒血清及新鮮血漿的同時,行擴創甚至骨筋膜室切開減壓治療。如創口下組織壞死,形成蛇傷潰瘍,可反覆多次清創,清除壞死感染肉芽組織,予負壓封閉引流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負壓吸引,促進創面肉芽組織生長後期再進行皮膚移植或者皮瓣移植

4.6.3.4 4.糖皮質激素

早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減輕蛇毒引起的炎症反應溶血反應過敏反應

4.6.3.5 5.破傷風的預防:

破傷風預防參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的《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範(2019 年版)》。

4.6.3.6 6.併發症治療:

毒蛇咬傷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心力衰竭休克、DIC、心肌損害、繼發感染等併發症時,應立即處理;如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MODS 時可儘早使用血液淨化等治療。

4.6.3.6.1 (1)骨筋膜綜合徵

凝血功能異常謹慎切開,內科保守治療無效,骨筋膜室壓力仍進行性升高時,早期的切開減張和VSD 可有效減輕組織壓力減少肌肉壞死

4.6.3.6.2 (2)VICC:

儘早足量使用抗蛇毒血清可有效糾正VICC,如使用抗蛇毒血清後,3~9 小時後複查凝血功能無改善說明用量不足,可再次追加抗蛇毒血清;必要時可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冷沉澱以改善凝血功能;行血栓彈力圖檢查評估血小板功能,同時備或輸注血小板

4.6.3.6.3 (3)急性呼吸衰竭

多見於神經毒類毒蛇咬傷患者呼吸肌麻痹,可出現呼吸困難紫紺等缺氧表現。早期識別,及時予吸氧,必要時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同時可根據肌力情況重複使用抗銀環蛇毒血清,有助於早期的恢復。

4.6.3.7 7.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將蛇傷分爲風毒(神經毒)、火毒(血循毒)、風火毒(混合毒)。“蛇毒不泄,毒邪內結”是中醫毒蛇咬傷病機的基本認識,所以中醫對蛇毒的總體治療原則是“通利二便,清熱解毒”,並根據具體臨牀表現,合理、變通的運用清熱、解毒祛風開竅止血涼血、瀉下等方法季德勝蛇藥是目前常用的中成藥。辯證使用中醫中藥和民族醫藥治療,可改善毒蛇咬傷的治療效果。

4.6.3.8 8.抗感染治療:

對局部壞死,傷口有膿性分泌物或者膿腫形成,應使用抗生素,同時及時根據創面細菌培養結果針對性使用抗生素

4.6.3.9 9.康復治療

蛇咬傷患者早期進行個體化的分級康復鍛鍊,及時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實施多學科合作診療模式可以有效促進咬傷肢體功能康復和創面癒合,減輕患肢不適症狀,有效縮短患者治療時間,改善肢體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5 編寫專家組名單

組長

王傳林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副組長

殷文武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陳慶軍 北京市和平里醫院

劉斯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範昭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成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白峯 北京市大興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賓文凱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

陳名智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中醫

鄧玖旭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丁慶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杜望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杜哲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馮祖欣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郭慧 河北省人民醫院

郭貫成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郭樹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

郭志濤 天津市西青醫院

何武兵 福建省立醫院

黃磊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菅向東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蔣榮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康新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康建華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

院蘭頻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李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李洪臣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醫院

李建國 河北省人民醫院

李其斌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永武 廈門市第五醫院

李宗浩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

樑子敬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林起慶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

劉珵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劉鳳娥 長沙市第一醫院

陸軍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醫院

呂新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苗冬濱 哈爾濱市第四醫院

潘羣婕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皮黨育 廣東省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邱澤武 北京市解放軍總院第五醫學中心

曲晨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石 斌 武漢市江漢區新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唐華民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

唐映利 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

王博 北京市昌平區醫院

王敬 陝西省漢中市中心醫院

王威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王華峯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醫院

王培戈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

魏蜀一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王萬春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王義宣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

王志偉 北京豐臺醫院

吾路汗·馬汗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吳紀峯 石家莊市第五醫院

吳俊華 雲南大學附屬醫院

吳凌峯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肖敏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謝璐濤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謝增如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徐哲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薛喬升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

顏長護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中醫

楊凱春 廈門市第五醫院

楊樹青 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

張豔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醫院

張志升 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張中良 北京市順義區結核病防治中心

趙宇 北京市和平里醫院

鄭以山 南京市第二醫院

朱思奇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朱政綱 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莊鴻志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中醫

莊天從 福建省晉江市羅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