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府

交會穴 穴位特效按摩 經穴 募穴 腧穴學 手太陰肺經經穴 冬季養生要穴 特定穴 五臟 鍼灸學 中醫學 人體器官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ōng fǔ

2 英文參考

Zhōngfǔ LU1[中國鍼灸學詞典]

zhōngfǔ[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1[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U1[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中府:1.人體器官名;2.經穴名;3.五臟

4 人體器官名·中府

中府人體器官名,即胃[1][2]。出《黃帝內經素問·離合真邪論》。

5 經穴名·中府

穴位中府
漢語拼音Zhongfu
羅馬拼音Chungfu
美國英譯名Central Prefecture
各國代號中國LU1
日本P1
法國莫蘭特氏P1
富耶氏LU1
德國L1
英國LU1
美國1

中府經穴名(Zhōngfǔ LU1)[2]。出《鍼灸甲乙經》。代號LU1[2]。別名膺俞膺中俞府中俞膺中外俞肺募。中即中氣;府即聚集[2]中府手太陰肺經[2]。是肺的募穴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交會穴[2]手太陰脈起於中焦,本穴當中氣聚匯之處,故名中府[2]。多用於治療肺虛之證[3]。主治咳嗽氣喘少氣不得息,肺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結核,肺膿瘍,支氣管擴張胸中脹悶,胸中煩熱鼻流濁涕喉痹胸痛,咳吐膿血嘔吐噯氣吞酸,不下食,腹脹肩背痛癭瘤,汗出,奔豚上下腹中與腰相引痛等。

5.1 中府的別名

膺中外俞(《黃帝內經靈樞·五邪》),膺俞(《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膺中俞(《鍼灸甲乙經》),府中俞(《鍼灸大成》),肺募(《備急千金要方》),龍頷[4]

5.2 出處

出《鍼灸甲乙經[4]

脈經》:寸口脈細、發熱嘔吐,宜服黃芩龍膽湯。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湯,灸中府[4]

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4]

5.3 穴名

中,內也,裏也。府,指藏財物的地方。募,匯也,聚也。《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者,天氣也。”又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千金要方·序例》:“人者,稟受天地中和之氣。“張介賓曰:“中府,藏氣也。”此穴在胸中,爲胸中肺氣結募聚會之處,系手、足太陰會穴,因名中府。《黃帝內經明堂》:“府,聚也,脾肺合氣於此穴,故名中府。”[4]

腧穴臟腑經脈之氣匯聚之處,中府肺氣匯聚之處。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本穴爲手足太陰之會、肺之募穴募穴髒氣結聚之處,脾肺合氣於此穴,故名中府。鎖下乳上爲肺氣出入與儲藏的中間地帶,故又名府中腧、膺中腧。[4]

5.4 特異性

中府是肺的募穴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交會穴[4]

5.5 所屬部位

[5]

5.6 中府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下1寸,平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6][7]

中府位於前胸外上方,平第一肋間隙,距胸正中線6寸處[7]

中府位於胸部,橫平第一肋間隙,鎖骨下窩外側,前正中線旁開6寸。仰臥取穴[7]

中府在手太陰肺經中的位置

中府手太陰肺經中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手太陰肺經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肌肉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骨骼內臟

5.7 中府穴的取法

仰臥位,在胸壁的外上部,平第一肋間隙,距胸骨正中線6寸處取穴

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鎖骨外端(肩峯端)下方凹陷處的雲門,當雲門直下約1寸,與第1肋間隙平齊處是穴[7]

仰臥位,於乳頭(指男子)向外2寸處,直上摸3根肋骨,於第1肋間外取[7]

快速取穴:正立,雙手叉腰,鎖骨外側端下方有一凹陷,該處再向下1橫指即是[8]

5.8 穴位解剖

中府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胸肌筋膜胸大肌胸小肌。上外側有腋動、靜脈,胸肩峯動、靜脈分佈鎖骨神經中支,胸前神經的分支及第一肋間神經外側皮支。皮膚由頸叢的鎖骨神經中間支分佈。皮下組織內有胸肩峯動脈的終末支穿胸肌及其筋膜至皮下組織皮膚胸肌筋膜覆蓋於胸大、小肌,兩肌之間有來自臂叢的胸前神經和胸肩峯動脈胸肌支,支配並營養此兩肌。

5.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胸小肌胸腔[8]

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胸小肌→肱二頭肌短頭和喙肱肌[8]

5.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頭靜脈經過和鎖骨神經中間支、第1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分佈,深層有胸前神經內側支和外側支、胸肩峯動脈和胸外側動脈分佈[8]

布有鎖骨神經中支,胸前神經分支,第一肋間神經外側皮支;上外側有腋動、靜脈,胸肩峯動、靜脈[8]

5.9 功效與作用

中府穴有止咳平喘,清瀉肺熱,健脾補氣作用

中府穴有清宣上焦、疏調肺氣作用[8]

肺居上焦,但手太陰卻起於中焦,實爲中焦水谷精微上輸所必需[8]

天之清氣與水谷精氣在肺合而爲宗氣胸中天氣地氣交會之所,天與地交其中生人,《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爲宗氣化生之處,氣爲血帥,肺主宗氣,方有肺朝百脈功能,方有宣發敷布水谷精微至全身各部的功能。故中府宗氣灌注之穴,爲肺經十二經脈循環流注之第—穴。宗氣聚則人生,宗氣散則人亡,故中府穴性是貴收忌散,有肅降肺氣和胃利水之功。張介賓日:“中府,藏氣也。”肺居胸中,爲諸藏華蓋,其脈絡腸循胃,受中焦水谷之氣,故對人身上中下三部氣血,具有調攝之功。《黃帝內經素問·離合真邪論》:“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8]

5.10 治病

中府穴主治咳嗽氣喘少氣不得息,肺炎支氣管炎,哮喘肺結核,肺膿瘍,支氣管擴張胸中脹悶,胸中煩熱鼻流濁涕喉痹胸痛,咳吐膿血嘔吐噯氣吞酸,不下食,腹脹肩背痛癭瘤,汗出,奔豚上下腹中與腰相引痛等。

中府穴主治咳嗽氣喘胸中脹悶、胸痛肩背痛[8]

中府穴主要用於胸肺疾患等:如咳嗽氣喘胸痛肺炎支氣管炎及哮喘肺結核、肺膿瘍、噯氣吞酸、不欲飲食、腹脹喉痹肩背痛[8]

中府穴主治咳嗽氣喘,咳吐膿血胸膺痛,肩背痛;以及肺炎肺結核[8]

肺胸病:咳嗽氣喘少氣不得息,胸悶鼻流濁涕喉痹胸痛,咳吐膿血[8]

胃腸病:嘔吐,不下食[8]

其他病:肩背痛癭瘤胸中煩熱,汗出,奔豚上下腹中與腰相引痛[8]

肺結核、肺與支氣管疾患,常可在中府穴出現壓痛,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中府雲門兩穴俱能舒達內藏抑鬱之氣,治症均爲咳喘胸痛,但機理不同[8]中府主內、主合,雲門主外、主開;中府肺鬱之症,偏重在肺氣虛雲門治氣不得外宣之鬱,以通經行氣之功居多,使陰滯之氣,化雲行空,暢達於陽[8]。《鍼灸大成》言雲門:“禁針,誤刺生暈,以其升散太過也。但治壯人之鬱則宜,若老人鬱症,針此反傷正氣,宜取豐隆引氣降下,解鬱而氣不耗損。”

5.11 刺灸法

5.11.1 剌法

向外斜刺0.5~0.8寸[8]

一般直刺或向胸壁外側斜刺0.5~1.0寸[8]

直刺0.3~0.5寸;或向外斜刺0.5~1寸[8]

向外斜刺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脹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8]

注意中府穴不可向內深刺,以免傷及肺臟造成氣胸[8][8]深刺進入腋窩內,應注意向外避開臂叢神經及腋動、靜脈[8]

5.11.2 灸法

可灸[8][8]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8]

5.12 配伍

中府大椎孔最肺炎[8]

中府太溪太淵足三裏肺結核[8]

中府定喘內關膻中支氣管哮喘[8]

中府間使合谷,治面腫[8]

中府雲門天府華蓋肺俞,治哮喘[8]

中府風門合谷,治寒熱喉痹[8]

中府肺俞,爲俞募穴配穴法,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作用,主治外感咳嗽

中府肺俞大椎,治外感咳嗽[8]

中府復溜,有生津潤燥作用,主治肺燥熱咳嗽

中府意舍,有降氣寬胸作用,主治胸滿

5.13 特效按摩

咳嗽不止時,點按中府肺俞各200次,有即時止咳的功效[8]

每天堅持按摩中府,可強化淋巴循環,減輕胸悶肩背痛[8]

秋冬養陰”,應保養精氣,可按摩中府穴,充養肺陰[8]

5.14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

鍼灸甲乙經》:手足太陰之會。

鍼灸甲乙經》:肺系急,胸中痛,惡寒胸滿悒悒然,善嘔膽胸中熱,喘,逆氣,氣相追逐,多濁唾,不得息,肩背風,汗出,面、腹腫,膈中食饐,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脹皮膚骨痛寒熱煩滿中府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奔豚上下腹中與腰相引痛,灸中府百壯。上氣咳逆短氣氣滿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壯。

鍼灸大成》:主腹脹四肢腫,食不下,喘氣胸滿,肩背痛,嘔啘,咳逆上氣肺系急,肺寒熱,胸悚悚,膽熱嘔逆,咳唾濁涕,風汗出,皮痛面腫少氣不得臥傷寒胸中熱飛屍遁疰,癭瘤

備急千金要方》:中府陽交,主喉痹,胃滿塞,寒熱

千金翼方》:身體煩熱中府,又灸絕骨五十壯。

5.15 研究進展

治療支氣管哮喘:實驗觀察表明,針刺中府有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可使肺通氣量得到改善、哮喘緩解[8]

改善肝的血液循環:用放射性核素血管注射法,發現針刺中府可使肝血流量明顯增加[8]

中府阻滯療法抑制甲狀腺功能:動物實驗表明,通過對家兔“中府”的局部刺激局部麻醉阻滯,可見到家兔甲狀腺濾泡上皮變爲扁平狀,呈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形態學改變。通過對實驗療程的改變及療效觀察,可見到甲狀腺組織無過度抑制現象且較長時間後無明顯恢復[8]

6 五臟·中府

中府五臟,與外府(六腑)對舉[8]

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7.
  3. ^ [3]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43-144.
  4.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1.
  6.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7. ^ [7]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39.
  8.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