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瘀積症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í èr zhǐ cháng yū jī zhèng

2 註解

十二指腸瘀積症臨牀少見。主要是由於腸繫膜動脈與腹主動脈之間角度變銳或從腹主動脈分出的部位過低,壓迫十二指腸而引起十二指腸機械性梗阻,故又稱腸繫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徵。 本病多於中年發病,女多於男,常見女性成年無力體型及長期臥牀者。臨牀特點爲反覆發作的餐後上腹部疼痛,飽脹,暖氣。常於餐後2-3小時或夜間發生嘔吐嘔吐物含膽汁宿食,進食後站立或坐位症狀明顯,俯臥位嘔吐後可使症狀減輕或消失。調節飲食,餐後胸膝位半小時,加強腹肌鍛鍊等可使發作減少。發作頻繁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3 臨牀表現

1.反覆發作餐後上腹部疼痛,飽脹,暖氣。

2.進食2-3小時發生嘔吐嘔吐物含膽汁宿食

3.發作時上腹部可見胃型,蠕動波,流水音陽性

4.長期反覆發作可有營養不良貧血等。

4 診斷依據

1.反覆發作餐後上腹部疼痛,飽脹,嘔吐,改變體位嘔吐症狀可緩解或消失。

2.發作時上腹部可見胃型及蠕動波。

3.X線鋇餐檢查,胃十二指腸明顯擴張,幽門通暢,於十二指腸橫部突然受阻,可見明顯逆蠕動俯臥位或左側臥位後,十二指腸瀦留消失。

5 治療原則

1.發作時休息,禁食,洗胃,補液。

2.症狀緩解後,進無渣而富營養食物,少食多餐,餐後取俯臥位或左側臥位

3.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影響營養或正常工作時,可作十二指腸-空腸吻合術或屈氏韌帶鬆解術。

6 用藥原則

1.輕症病例以口服阿托品抗生素和其他輔助藥爲主;

2.重症病例可皮下注射阿托品,靜滴抗生素和其他輔助藥,注意支持療法,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3.手術治療病例,靜滴抗生素注意支持療法和防止併發症,必要時輸血人體白蛋白

7 輔助檢查

1.對典型症狀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爲主;

2.對病史較長而未能確診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和“B”。

8 療效評價

1.治癒:手術治療後,症狀消失,切口癒合,無併發症。

2.好轉:經非手術治療,症狀緩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