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感傳現象

鍼灸學 中醫學 經絡現象 經絡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ng luò gǎn chuán xiàn xiàng

2 英文參考

meridian transmiss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經絡感傳現象指一種特殊感覺沿經絡循行路線傳導的現象,又有稱作“經絡敏感現象”、“鍼灸感應現象”等。這種現象,在部分人身上可因針刺、艾灸、通電、按壓等刺激穴位或在氣功練功過程中產生,其感傳途徑與古代經絡的記載基本一致[1]

感傳現象具有下面一些特點:①感覺的性質,因刺激之性質和個體差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針刺多有酸、麻感;注射可有流水感;低頻脈衝電可有電麻感;艾灸可有熱氣感;按壓可有脹麻感等。②感傳路線,有的與經絡循行記載符合程度很高。有的還出現表裏經之間、手足同名經之間的互傳現象。有的與經絡路線有出入。③感傳一般都呈帶狀,有一定寬度,在肢體遠端較窄,在肢體近端及軀幹頭面部則較寬,有的還擴散成面。④感傳的深淺在皮下,肌肉豐厚處一般較深,薄處則較淺。⑤感傳的速度,一般較慢,能爲受試者清楚描述,每秒幾釐米至十幾釐米。勻速行進,在關節周圍處常稍有停留。⑥感傳的方向呈雙向傳導刺激停止,則感覺不再前行,或經回縮而消失。⑦感傳可被阻斷。在感傳的過程中,如果機械壓迫其前方,則感傳停止不前。⑧有的經絡敏感人在感傳帶上還出現一些現象,如紅線、白線、皮丘帶、汗腺分泌增加、汗毛豎立、肌肉跳動、過敏帶、麻木帶等。這些現象常被當作感傳的客觀指標加以研究。⑨有的感傳到達相關臟腑五官時,常會感到這些器官活動變化。如傳至胸部時,感到呼吸舒暢或憋氣;傳至腹部時,感到胃脹腸鳴;傳至腎區時,感到腰痠;傳至小腹部時,感到尿急;傳至眼部時,感到眼花或眼睛明亮;傳至耳部時,感到耳鳴等。[1]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8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