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肅降

髒象學說 鍼灸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èi zhǔ sù jiàng

2 英文參考

the lung having the functions characterized by purification and descendanc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ung governing purification and descendi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肅降即清肅下降。肺主肅降肺氣清肅與下降的運動形式,與肺主宣發相對而言,表現爲吸入清氣通調水道,下輸津液,會聚血液[1] 。肺居胸廓上部,爲五臟六腑華蓋,具有司呼吸、主氣通調水道作用[2],故宜清宜降。肺氣必須在清肅下降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其正常的機能活動[2]肺氣肅降,則呼吸正常,水道通調;肺失肅降,則氣逆喘促,或小便不利[2]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