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誠

人物百科 清代 中醫學家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āo chéng

2 註解

包誠爲清醫學[1]。字興言[1]。安吳(今安徽涇縣)人[1]。學於張琦,嘗評時醫庸陋雲:“各據門戶,執古方不能治今病,讀醫經不如多臨症之說;不深求經方藥錄用意所在,徒創異說,以博名譽;論說日繁,醫學日晦。”他認爲《本經》、《別錄》著其治而不言其理,《備急千金要方》、《外臺祕要》詳所主而不審其由[1]。故致力於闡藥性制化之理,節錄老師劉若金本草述錄》,以十二經絡爲經,以十劑爲緯,分類表解藥性,編成《十劑表》(1840)[1]。另有《廣生編》以補張曜孫《產孕集》之不足[1]。取《傷寒懸解》,編《傷寒審證表》,以求簡明易覽[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