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辯證廣注》

清 汪琥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辯傷寒非寒病論

內經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岐伯對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爲病熱。熱雖甚。不死。黃帝又問曰。人傷於寒而傳爲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生熱也。此可見人病傷寒。皆系熱證。或疑其所傷非熱。要其寒氣既傳於內。無有不鬱而生熱者。故人之熱病雖多。惟傷寒之熱。其熱爲最。方寒之初感也。捫其人之頭額肢體。其肌膚烙手而熱如火。及寒之深入也。候其人之口鼻呼吸。其出氣燻人而熱如蒸。甚則面紅目赤鼻幹脣焦。齒燥舌裂。喜露手足。裸身體。渴欲飲水。溺濁而赤。便焦而黑。凡人身表裏上下。無處非熱。又何有於寒哉。內經中論傷寒。反以熱病名篇。即此意也。難經雲。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凡風溼溫熱。皆得謂之傷寒。則知其名雖爲寒。其實非真寒也。漢張仲景傷寒論。凡溫暑風溼瘧痢。時行疫毒之氣。多雜其中。其意何也。彼蓋以以上等證。皆系熱病。人患熱病。多傳經。故凡傳經熱病。經雲皆傷寒之類也。其論中所不解者。三陰經真寒證。不由陽經傳入。並非內經所云熱病。亦列於傳經熱病之中。使後之學人。寒熱不明。陰陽錯誤。其爲害可勝道哉。金時劉河間傷寒標本一書。只分汗下和解法。置溫中之例不論。其於麻桂等湯中。類加知母石膏黃芩等藥。更於柴胡白虎承氣等湯外。複製天水散涼膈散甘露飲解毒湯等。輒投以三黃三石等。苦寒甘辛涼解之藥。至仲景所用乾薑烏附桂心吳茱萸湯劑。並未言及。此豈患病之人。再無陰寒之證者邪。但既曰傷寒。皆是熱病。當如內經中所云也。自丹溪朱氏出。始雲仲景論傷寒矣。而未及乎中寒。曰傷曰中。不聞有議。愚今祖丹溪之意。凡仲景中寒之條。混於傷寒中者。悉爲標出。另作一書。名曰中寒論。其餘溫暑諸病。雖各因證分別。要其病名。皆曰傷寒。何也。以其病皆熱病。皆傳經者也。爰集古今諸名家之說。附以管見。爲着傷寒非寒論。其中間有缺略。當俟後之君子。起而補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