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羧反應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註解

脫羧作用亦稱脫羧反應,是從有機酸中脫掉CO2反應。其一般形式是在羰基氨基的鄰接末端羧基被脫掉。有機酸脫羧時,最後生成醛,(直接脫羧RCOCOOH→RCHO CO2。如丙酮酸脫羧酶),或是生成新的有機酸(氧化脫羧:RCOCOOH X H2O→RCOOH CO2XH2。如6-磷酸葡糖酸脫氫酶)。氨基酸脫羧時直接產生對應的胺類。在氧化性脫羧中,這裏X是NAD,NADP等。也有 1/2O2磷酸替代X H2O(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草酰乙酸 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H2O CO2)參與反應的。在發酵和呼吸中放出的CO2,腐生菌所生成的胺是重要的脫羧反應例子。二氧化碳的固定就是由脫羧酶所引起的逆反應過程,此外,還有不同的羧化(固定二氧化碳)途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