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匿^蟲)(nǐ匿)瘡

中醫病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ī (nì ^chóng )(n ǐnì )chuāng

2 註解

溼(匿^蟲)(nǐ匿)瘡   病名。出《儒門事親》卷六。因水溼之毒久浸所致。多生於下肢,其瘡大者如杏,小者如豆,癢如蟲行,破流黃水,浸淫成瘡,愈而復生。治宜逐水祛風之劑,可內服舟車丸或濬川丸,由於該方系逐水峻劑,若體弱者當慎用。相當於下肢溼疹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