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體遺傳學

生物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ún tǐ yí chuán xué

2 英文參考

population genetics

3 註解

羣體(popualtion)是指同一物種生活於某一地區並能相互雜交的個體羣。人種大約50多億的成員分爲許多不同的亞羣體,其中最大的通常稱爲種族(races)。不同的羣體,作爲大羣體基因庫也是彼此不同的。人類有三個主要人種區分:高加索人.黑人各亞細亞人,但他們又都有許多遺傳上不同的亞羣,種與亞羣體存在主要差異的遺傳基礎是突變

羣體遺傳學(population genetics)是研究羣體遺傳變化規律的學科,研究羣體基因分佈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的維持和變化的科學醫學研究羣體遺傳是要探討遺傳病的發病頻率遺傳方式及其基因頻率和變化的規律,從而瞭解遺傳病在羣體中的發生和散佈的規律,爲預防、監測和治療遺傳病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措施。因此有人又稱之爲遺傳流行病學(genetic epidemiology)。

羣體遺傳學應用數學和統計學的方法研究羣體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的變化,以及影響這些變化的選擇效應突變作用,還研究遷移遺傳漂變遺傳結構的關係,由此來探討生物進化的機制併爲育種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羣體遺傳學是一門定量地研究生物進化機制的遺傳學科,所以有人又稱它爲進化遺傳學(evo-lutionary genetics)。但嚴格說來,二者是有區別的。通常把羣體遺傳學理解爲研究某一物種羣體遺傳規律,而把進化遺傳學理解爲研究任何物種羣體遺傳規律,即進化遺傳學的範圍更廣,而羣體遺傳學則是進化遺傳學的一個組成部分。羣體遺傳學起源於英國數學家哈迪和德國醫學家溫伯格於1908年提出的遺傳平衡定律。以後,英國數學家費希爾、遺傳學家霍爾丹(J.B.S.Haldane)和美國遺傳學家賴特(S.Wright)等又作出了重大貢獻,使羣體遺傳學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由於羣體遺傳學偏重於數理分析,而客觀上要求通過實驗加以論證,於是發展出以美國遺傳學家Th.杜布贊斯基爲代表的實驗羣體遺傳學。又由於實驗室條件有侷限性,不能完全反映出自然界的情況,於是又發展出以英國遺傳學家福特(E.B.Ford)爲代表的、把實驗室內的分析自然羣體的試驗結合起來的生態遺傳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