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電通路說

中醫學 經絡學 經絡實質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ng luò diàn tōng lù shuō

2 英文參考

Theory of electric passage of channel

3 註解

經絡電通路說經絡實質假說之一。根據用“經絡測定儀”探測經絡線上皮膚的電參量,對人體十二經脈測定的結果,其路線和所通過的各個經穴,基本上與古書的記載相同。經絡的電特性與人體的生理狀況、內臟的疾患以及外環境的影響有密切關係。

經絡電通路說認爲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放電體和導電體,其放電和導電的強度、方向和範圍都有一定的規律性。經絡電測定可以反映經絡活動生物電現象和它的某些規律。比如,當器官活動增強時,相應經絡原穴的電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經絡所經之處的組織被破壞則相應經絡原穴的電位降低。這個通路導電組織的多樣性,即多種組織均可作爲導電的介質。這樣形成的經絡系統獨立存在的,但與神經系統有密切聯繫。有人以四電極法測量人體皮下約2mm處的導電特性,觀察到:大多數人皮下的低電阻點都可以聯接成與古典線走行基本相同、左右兩側對稱的、穩定的低阻線;在受到刺激或機體的狀況發生變化時,皮下的電阻值也會發生改變,但低阻線較之周圍有更佳的穩定性。這說明此低阻線具有與其周圍組織不同的生理特性,將這種皮下低阻點連成的線,稱之爲低阻經絡。它證明了古典經絡的客觀實在性。有人在研究隱性循經感傳現象的基礎上,用低頻脈衝皮膚阻抗測定儀測定人體和動物皮膚阻抗,認爲人體經絡線具有低阻抗的特點、是一條低阻抗線。其寬度約70μm,不受麻醉失血的影響,截肢以後也沒有明顯的改變,說明它可以脫離神經血液循環系統獨立存在。持說者還認爲,經絡線的低阻抗性與表皮下的任何結構那沒有直接關係,經絡線上皮膚表面角質層變薄是產生低阻抗的根本原因。但同時也指出,除了表皮層的低阻抗特性之外,經絡線下各層(真皮、結締組織肌肉層)均有與經絡相關的物質結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