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經感傳現象

鍼灸學 中醫學 經絡現象 經絡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ún jīng gǎn chuán xiàn xiàng

2 英文參考

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循經感傳現象經絡學名詞[1]。指經穴受到刺激,從被刺激穴位開始,沿着經絡循行路線產生酸、麻、脹、熱、痛、蟻走感或流水感等特殊感覺傳導現象[2][2]

循經感傳現象是最常見的一種經絡現象[3]經絡現象經絡活動的外在顯現[4]。指在某些條件下,沿經脈循行路線呈現的感覺異常形態異常或物理、化學指標的相對特異性變化等現象[4]。如循經感傳、循經性感傳異常、循經性疼痛循經性皮膚病皮膚顯痕等[5]經絡感傳現象,對於研究經絡實質,有重要意義[6]

4 循經感傳現象的研究史

有人認爲,古代文獻對經絡活動線路的描述可能包含着對循經感傳現象的認識[6]。《內經》中所說針刺時的“得氣”,實際就是循經感傳現象

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又進一步深入研究經絡感傳現象取得可喜成果。50年代初,日本的長濱善夫和丸山昌朗觀察並報道了一例循經感傳現象顯著者,推動了循經感傳現象的現代研究[6]

70年代以來,我國對此現象進行了系統研究。直到197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309醫院等單位進行協作,在8名感傳顯著身上全面、細緻地觀測了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結果報道後引起國內普遍重視。全國二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用統一方法和標準,做了20萬例普查。衛生部也頒發了循經感傳現象觀測的統一方法和分型標準,以低頻電脈衝刺激井穴(或原穴),按照感傳出現的不同程度分爲敏感型、較敏感型、稍敏感型和不敏感型四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規模普查,發現在17萬人中感傳出現率爲20.3%,其中敏感型出現率爲0.35%[6]。同時發現循經感傳現象有循經性、效應性、可阻滯性、慢速性、雙向性、趨病性等特點[6]

循經感傳的一般調查在70年代末期即告一段落,但對某些特定人羣的調查工作仍不斷有人報道。我國援外醫務人員曾應用國內通用的方法和標準,對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亞人(192名)、塞內加爾人(193名)、英美德法等白人(110名)的循經感傳進行了觀察,證明循經感傳在黑人、白人中同樣存在,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並無人種和地域的差別。國外近年來也有人對循經感傳進行了研究,基本上是重複我國70年代末期所做的工作,重點是研究循經感傳在正常人體及各種疾病患者身上的出現率,並對其特徵進行了研究,所得結果大致與我國該項工作的結果一致,進一步證實了我國工作的可靠性。

近些年來,循經感傳現象的研究不斷髮展,從自發出現到激發控制,從主觀感覺的描述到客觀實驗的記錄,從現象觀察到闡明機理、從理論研究到臨牀應用,認識日益深入[6]

循經感傳機理的研究是揭示經絡本質的一條重要途徑[6]

5 循經感傳的普遍性

循經感傳調查概況: 循經感傳在古代文獻中就有明確的記載,《內經》中所說針刺時的“得氣”,實際就是循經感傳現象。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又進一步深入研究經絡感傳現象取得可喜成果。日本長濱善夫和丸山昌朗在一例感傳顯著者身上,系統地對十二經脈奇經八脈進行了循經感傳的觀察,著成《經絡之研究》一書。國內也先後有關於經絡現象的報道,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直到197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309醫院等單位進行協作,在8名感傳顯著身上全面、細緻地觀測了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結果報道後引起國內普遍重視。全國二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用統一方法和標準,做了20萬例普查。

循經感傳的一般調查在70年代末期即告一段落,但對某些特定人羣的調查工作仍不斷有人報道。我國援外醫務人員曾應用國內通用的方法和標準,對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亞人(192名)、塞內加爾人(193名)、英美德法等白人(110名)的循經感傳進行了觀察,證明循經感傳在黑人、白人中同樣存在,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並無人種和地域的差別。國外近年來也有人對循經感傳進行了研究,基本上是重複我國70年代末期所做的工作,重點是研究循經感傳在正常人體及各種疾病患者身上的出現率,並對其特徵進行了研究,所得結果大致與我國該項工作的結果一致,進一步證實了我國工作的可靠性。

隱性感傳: 一般來說,有感傳的人是少數,特別顯著者尤爲少見。因此有人認爲經絡感傳現象的普遍意義不大,或不充分。也有人認爲是病理現象。1977年有人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即使在感傳陰性者身上,當在井穴刺激後,用特殊橫行叩擊法可在肢體上叩出一連串敏感點。這些點的縱行聯線恰好就是經絡線。因此,把這種叩擊出來的聯線命名爲隱性感傳線,它的潛在活動稱爲隱性感傳。實驗表明,隱性感傳具有循經性,它是顯性感傳的基礎,又是顯性感傳的延伸或繼續,在一定條件下,隱性感傳可轉化爲顯性感傳

普查循經感傳顯著程度的分型標準:

Ⅰ型(顯著型):刺激井穴(或原穴)時,有6條以上經脈的感傳能通達經脈全程,其餘經脈,感傳能超過肩髖關節,但不能抵達經脈終點者。

Ⅱ型(較顯著型):有2條以上經脈的感傳能通達全程,或3條以上的經脈的感傳能超過肩髖關節者。

Ⅲ型(稍顯著型):有1條以上能過肩髖關節,或2條以上(刺激井穴)能過腕踝關節,或(刺激原穴)能過肘膝關節者。

Ⅳ型(不顯著型):所測各經感傳均不能超過腕踝關節,或僅1條經脈感傳能超過腕踝關節者。

方法:普查循經感傳刺激穴位常用井穴原穴刺激方法大多采用低頻脈衝電。

結果:據28個地區和單位對63,228人的普查結果,感傳出現率在5.6%~45.2%之間,三分之二以上在12%~24%之間,分佈比較集中。

6 循經感傳現象的主要特徵

循經感傳的路線:一般說來,在四肢部,感傳線與古代經絡線大體一致;在胸腹部則不大一致,頭部則大半不一致。

循經感傳感覺性質:探查時採用不同的刺激原,所產生的感傳感覺會有不同。

針刺:一般產生酸、麻、脹、抽動、冷、熱等感傳;

指壓:一般與針刺類似;

脈衝刺激:一般和指壓同,還可有流水感、蟲跳感、蠕動感等;

艾灸:多見熱感及麻感。

循經感傳的方向:呈雙向傳導。在軀體(除外四肢末端)上任何一穴給予刺激時,一般均可自該穴發出兩個相反的感傳。例如刺激曲池穴,一條感傳線自曲池走向肩髃,同時一條感傳線自曲池走向合谷

循經感傳的寬度:有粗有細。在四肢多較細,約在0.2~2.0cm之間。多數反應爲琴絃狀或電線狀。進入軀幹後,可變寬達10cm以上。

循經感傳的速度:一般感傳速度較植物神經慢,較軀體神經更慢。在大多數情況下,其速度約爲10cm/s。而且感傳不是勻速行走,存在一個個停頓點,即停一下再走,這種停頓點多爲穴位所在處。

循經感傳的阻滯:當感傳自刺激點雙向傳導時,在任何方向一點施加壓力,多數可阻斷感傳自壓迫點繼續前進。例如刺激曲池發生感傳後,壓迫手五里,感傳即終止於手五里,不再走向肩髃。壓迫手三裏,感傳即終止於手三裏,不再走向合谷。各經線的有效阻斷壓力通常在350~689g/cm2,多數爲500g/cm2。另外,在感傳線上放置冰袋局部冷凍降溫,也可造成感傳阻滯,撤去冰袋,局部溫度回升後,感傳又可恢復。

循經感傳的迴流性:在多數情況下,刺激停止後,感傳並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針刺穴迴流,到達該穴後才消失。與前進的速度比較,迴流的速度有的較快,有的則較慢,因人而異。

循經感傳的趨病性:在病理狀態下,當感傳自四肢出現後,進入軀幹有趨病所性,即所謂的“氣至病所”。例如有心臟病的患者,不同經脈出現感傳後,都有趨向心臟的集中現象。

循經感傳效應性:當感傳沿經脈到達所絡屬的臟腑時,相應臟腑器官功能活動便發生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劣性的,此即爲循經感傳效應性。感傳的效應性不僅僅是受試者的主觀體驗,而且可以客觀顯示。如當感傳沿肺經到達肺部時,受試者有胸悶氣喘咳嗽呼吸困難心悸感覺。感傳沿胃經到達上腹部時,可出現腹脹呃逆噁心、胃部燒灼感或飢餓感,或者出現節律性膈肌痙攣腸鳴和胃蠕動明顯增強;而當阻滯感傳時,可看到胃腸運動功能減弱、消失或膈肌痙攣消失。有1例感傳顯著者,當感傳到達頭部時即進入睡眠;當感傳停止時又自動甦醒。一般循經感傳的這種效應性的出現率平均爲50%~90%左右。

循經感傳的相對穩定性:對54名感傳顯著受試者所做的近、遠期追蹤觀察表明,感傳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39名觀察對象中,循經感傳保持相對穩定者,在1月內佔94.9%(37人),1年後降至74.3%(29人),3年後則降至64.1%(25人)。說明過一段時間後,感傳可部分或基本消退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4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祝世訥、從林主編.中醫新知識詞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82:429.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86.
  5. ^ [5] 祝世訥、從林主編.中醫新知識詞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82:182.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5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