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清 唐容川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厥冷

雜病四肢厥冷。爲脾腎陽虛。不能達於四末四逆湯主之。若失血之人。而亦間有發厥者。則多是熱邪內陷。伏匿在裏。外見假寒。身如冷水。目昏神暗。脈伏不見。或冷一陣。反而發熱。或厥數日。反發熱數日。其厥多熱少者。是陽極似陰。熱之至也。厥少熱深者。是伏熱猶得發泄。熱尚淺也。此即傷寒論厥陰篇。所謂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是矣。蓋厥陰肝經。內寄膽火。病則火伏陰中。而爲厥。火出陽分則反熱。發熱固是火甚。發厥則火伏於內。而更盛矣。先宜治其伏火。使火得發。轉厥爲熱。次乃更清其熱。斯可愈耳。若誤認爲雜病發厥。而用熱藥。是促其命也。其辨法。雜病之厥。吐利不止。脈脫氣微。有寒無熱。伏火之厥。則厥後微露熱形。口不和。便不溏。小便不清。心中疼熱。煩躁不寧。惡明喜暗。渴欲得飲。吐衄隨厥而發。皆現真熱假寒之象。先以清化湯。合升降散。攻其伏熱。或當歸蘆薈丸攻之。次以五蒸湯清之。厥止熱不退者。再用大補陰丸地黃湯。以滋陰。發厥之證。又有寒閉於外。而火不得發者。用仲景四逆散。加荊芥黃連枯芩。審其陽陷於內。而不出者。白頭翁湯。以清達之。昇陽散火湯。以溫發之。二方酌宜而行。血家發熱。固多是真熱假寒。然亦有真寒者。去血太多。氣隨血泄。以致中氣虛而不旺。元氣損而不足。四肢厥冷。不思飲食。大便溏瀉。此乃虛則生寒之證。法宜溫補十全大補湯參附湯養榮湯。隨宜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