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

清 唐容川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出汗

汗者。氣分之水也。血虛則氣熱。故蒸發其水。而出爲汗。但頭汗出。身不得汗者。乃陽氣內鬱。冒於下而爲汗。以小柴胡湯。解其鬱。則通身得汗而愈。蒸蒸汗出者。乃血虛氣盛。沸溢爲汗。宜用白虎湯。加當歸蒲黃蟬蛻治之。手足汗出者。以胃中或有瘀血食積四肢中州之應。火熱中結。故應手足汗出也。宜玉燭散。加枳殼厚朴以攻之。結去而汗自止矣。睡中盜汗者。睡則氣歸血分。血不足則氣無所歸。故氣泄而汗出。宜當歸六黃湯治之。或地骨皮散。加棗仁知母茯苓五味子黃柏。以上所論。皆失血陰血內虛陽氣遏發之病。亦有陰陽兩虛自汗盜汗者。宜歸脾湯麥冬五味子。或當歸六黃湯附子。又有大汗亡陽者。在雜病亡陽。則單屬陽虛失血大汗亡陽。則兼是陰虛。陽無所附。非大劑參附湯。不能回陽。繼用獨蔘湯養之而愈。此論血家出汗。與雜證出汗有別。參看汗血發熱門更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