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禪》

清 周學霆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凡例八則

一叔和《脈經》兵燹之餘,無復睹其全本,五代迄今,千有餘年,脈訣迭出,盡失《靈》、《素》、《難經》原文。是編取緩字爲平脈,以定病脈,根柢《內經》以平人病脈之諦。其餘陰陽對待,恰好安置二十七脈。一奇一偶,配合天成。一《靈》、《素》、《難經》詞旨深邃,非後學所能蠡測管窺,是編一字一句,悉宗經文。編中相爲表裏,六部脈位,三焦包絡,極力將經文闡發明晰,以辨宋明改攛之非。一生人性發爲情,情莫着於欣戚,而修仙修佛之基,以身爲本,即皆寓於膻中丹田中,從未有疏明其義,如數掌上羅紋者。是編暢發《內經》未發之旨,透寫世人難寫之情,而金液還丹之說,可知其非是外來。一論症首列男女異尺,剖別陰陽之蘊,即《周易》上卷首乾坤,下卷首鹹恆之義。一論症自癆至咳嗽篇,溯源先天主宰,以通元之妙手,寫濟世之婆心。語語自聖經出,卻語語從心坎中出,醫見之爲醫,元見之爲元。一論症自泄至哮喘篇,發揮後天功用,飲食勞役,病有四百四種,立論難於悉備,而大端卻已括無遺。一論症自春溫溫疫篇,所有外感諸症,率根據於四序乘除,五行衰旺之理,經經緯史,抉漢分章。是儒家吐屬,是醫家經論,是草元家用,令人把玩不盡。一論症自室女以後,凡雜症亦略見一斑,可引伸而觸類,無得以掛漏議之。其所着之方,皆道人四十餘年之經驗,因統名之曰“經驗方”。以上八則,實道人得手應心,有功世道之作,特爲表出,用公諸同志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