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禪》

清 周學霆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定脈部位

晦庵朱子跋郭長陽醫書雲∶“予嘗謂古人之於脈,其察之固非一道矣。然今世通行,惟寸、關、尺之法爲最要,且其說具於《難經》之首篇,則亦非憑空結撰也。故郭公此書,備載其悟,而並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釋之。夫《難經》蔓乎尚已,至於丁德用之法則,餘竊意診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長短,以是相求,或未爲定論也。蓋嘗考經之所以分尺寸者,皆自關而前卻是。則所謂關者,必有一定之處,亦若魚際尺澤之可以外見而先識也。然考諸書,皆無的論,惟《千金方》內,以爲寸口之處,其骨自高,而關尺由是而卻取焉。則其言之先後,位之進退,若與經文相合。獨俗間所傳《脈訣》,五七韻語,其詞淺陋,非叔和本書明甚,乃能直指高骨爲關,而分其前後,以爲尺寸陰陽之位,似得《難經》本旨。餘非精於道者,不能有以正也,姑附於此,以俟明者而折衷焉。”按《內經》十八卷,即三墳古書,既未經孔子刪定,復未經朱子集註,醫喙爭鳴,互相排詆,分門別戶,莫知適從。獨指高骨爲關,以定尺寸,得朱子之跋,而脈之部位始得其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