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直解》

清 高士宗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異法方宜論第十二篇

異法者,一病而治各不同,有砭石毒藥微針導引諸法也。方宜者,東方砭石,西方毒藥,北方灸,南方微針,中央導引也。聖人雜合以治,用各不同,五方之病,皆得其宜,故曰異法方宜。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即異法方宜之義。

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鹹,

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爲癰瘍。其治宜

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砭,音邊,餘篇同。五方地勢不同,致使爲病各異,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東方有魚鹽之利,故曰魚鹽之地。鹽出海濱,魚生水中,故曰海濱傍水。魚鹽之地,故其民食魚而嗜鹹。地雖傍水,而皆安其處,食魚嗜鹹,而皆美其食。魚性善動,不爲水寒,故多食魚者,使人熱中,鹽性味鹹,物着堅凝,故多食鹽者,鹹味勝血。傍水嗜鹹,故其民皆黑色。熱中勝血,故其民皆疏理疏理,血弱而腠理空疏也,其病皆爲癰瘍。疏理之所致也,其治宜砭石,以石爲針,所以治癰瘍也。夫用砭石之治,是從東方而遍及於宇內,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禍

薦,其民華實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處,去聲。下南方,盛處同。西方金體堅勁,故西方者金玉之域。沙藏金,石藏玉,故爲沙石之處。西方主秋,乃天地之所收引也。地勢高,故其民陵居。陵,高阜之崗陵也。陵居地高,故多風。西方金也,故水土剛強,剛強於外,其民不衣而褐薦。剛強於內,其民華實而脂肥內外剛強,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皆生於內七情。水土剛強,借毒藥以宣通,故其治宜毒藥毒藥者,中品下品,有毒之藥也。是毒藥之治,始於西方,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

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故灸者,亦從北方來。

閉藏之藏,如字,,音熱,餘篇同。北方冬令陰寒,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地餘西北,故其地高,亦如西方之陵居也。風寒冰冽者,其地多風而寒,如冰之凜冽也。居,常居也;處,暫處也。其民樂野處,有時不欲居高也。曠野獸多,故樂野處而乳食。北方寒水氣勝,內藏陰寒,多生脹滿之病,其治宜艾火灸,以溫藏寒,是灸之治,始於北方,故灸者,亦從北方來。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長,上聲,作腐。南方,火也,故爲天地之所長養,陽氣所盛之處也,地陷東南,故其地下。地高則剛,地下則柔,故水土弱,地土卑下,水溼從之,故霧露之所聚也。霧露所聚,其民故嗜酸而食腐。東南地弱,則嗜生我之味。其民嗜酸,木生火也。上文東方嗜鹹,水生木也。西北地上有餘,則不言所嗜矣。酸味收斂,故其民皆致理致理腠理緻密也。嗜酸則木生火,故致理而赤色。水土弱,霧露聚,故其病攣痹拘攣,痿痹也。其治宜微針。按《靈樞·九針論》,黃帝欲以微針通其經脈微針小針也。岐伯小針而及於九針,故曰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中央者,其地平以溼,天地所以生萬物也衆。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

治宜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

中央,土之正位也,故其地平以溼。平者,不高不陷,溼者,滋潤也。平正滋潤,萬物乃生,故天地所以生萬物也衆。萬物會聚,故其民食雜。四方來歸,故其民不勞。不勞則四肢不強,故其病多痿厥痿厥,痿痹厥逆也。食雜,則陰陽乖錯,故其病多寒熱寒熱陰陽偏勝也。其治宜導引,以和陽陰。按蹺,以和四肢,是導引按蹺之治,始於中央,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四方會聚,故曰來,中央四布,故曰出。

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大體也。

聖人不拘五方之病,不泥五方之宜。如東方砭石,而西北南中皆用之。西方毒藥,而東北南中皆用之。北方灸,南方微針,中央導引按蹺,而諸方皆用之。故雜合以治,各得其宜。治各不同,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異法方宜,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