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連鎖

生物學 遺傳 基因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ú wán quán lián suǒ

2 註解

不完全連鎖是形成親本型和重組型配子,但前者多於後者。在玉米,籽粒有色(A)對無色(a)呈顯性,飽滿(B)對凹陷(b)呈顯性,而且它們是連鎖的。利用具有這兩種性狀親本雜交,其測交結果如下表:


親本型和重組型百分數分別爲:

(4035 4032)/8368=96.4(%)

(149 152)/8368=3.6(%)*

由於測交一代的表現型類型和比例直接反映F1產生的配子類型和比例,可知F1不僅產生親本型配子AB和ab(佔多數),還產生了重組型配子Ab和aB(佔少數)。上述現象的發生,是因爲多數初級性母細胞減數分裂時,兩連鎖基因間的非姊妹染色單體發生互換,因此只形成兩類數目相等的親本型配子,少數初級性母細胞兩連鎖基因的非姊妹染色單體發生了互換,形成了數目相等的親本型配子和重組型配子。所以,不完全連鎖時,從總體來看,雙因子雜種產生的親本型配子數多於重組型配子數(圖2)。由於不完全連鎖基因同時具有連鎖和互換的傾向,是生物的普遍現象,又由於對一定生物來說,兩特定不完全連鎖基因間的互換百分數是一定的,所以把不完全連鎖基因的這種傳遞規律,稱爲連鎖互換規律。

基因相距很遠的不完全連鎖 親本型配子和重組型配子相等(圖3)。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兩個不完全連鎖基因相距很遠時,使得每個初級性母細胞都可在這兩基因所在的非姊妹染色單體發生一個單互換或奇數互換。這種情況下的遺傳與兩非連鎖基因的自由組合難以區分。

連鎖基因遺傳規律在理論上證實了基因位在染色體上,染色體基因載體基因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爲基因定位奠定了理論基礎;基因的連鎖和互換,可使有利基因組合在一起和增加變異,因此有利於進化。在育種實踐上可加強育種工作的預見性,如果選育的兩性狀屬連鎖遺傳,且希望通過互換的非等位基因重組來選育新品種,則在相同選擇效果的條件下,連鎖羣體的雜種羣體要比獨立遺傳的大,且互換率越小,要求的雜種羣體越大。此外還可提高選擇效率,例如,大麥稈鏽病一般要到抽穗後才發生,因此在生育前期無法鑑定和選擇抗稈鏽病植株。

後來發現,抗稈鏽病大麥的苗期有一特點——葉片黃綠色。這是黃綠色基因和抗稈鏽病基因連鎖的結果。這樣,在苗期只保留葉片黃綠色的幼苗,就相當於保留抗稈鏽病植株。抽穗後,再複查一次,把抗稈鏽病和豐產的選出來,這樣可大大提高選擇效率。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