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觀念理論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ì wǒ guān niàn lǐ lùn

2 英文參考

self-concept theory

3 註解

自我觀念理論(self-concept theory):自我觀念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個性進行自我調節的心理系統

自我觀念包括:

①認識成分,如對自已的心理特點、個性品質、能力及自身社會價值的自我瞭解與自我評價

情感成分,如自尊、自豪、自愛、自卑及自暴自棄等;

意志成分,如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奮鬥自我追求等。

因此,自我觀念是基於自我意識的知、情、意的統一,是個性心理面貌的重要成分。它可分爲準確的和歪曲的兩種。前者以自我評價與社會評價相一致爲基礎;後者則以自我評價與社會評價的不相符合爲基礎。歪曲自我觀念又可分爲過高的與過低的自我觀念兩種,前者以自我評價高於社會評價爲特徵,後者則以自我評價低於社會評價爲特點。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在於形成受教育者準確的自我觀念,以調整自我與周圍現實之間的矛盾。自我觀念是在人的交往過程中由個人的實踐經驗形成的,同時也受一個人所處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的制約。一個人隨着深入參加社會實踐不斷地調整與修正自我觀念。

自我觀念的結構包括:

①現實我(我現在是什麼樣的人);

②過去我(我過去曾經是怎樣的人);

③未來我(我將來會是怎樣的人);

理想我(我向往成爲怎樣的人);

幻想我(假如有條件我想成爲怎樣的人);

⑥ 僞裝我(潛藏了真正意圖與體驗的我)。

所有這一切自我形象,都是受一個人在所參與的社會羣體中的人際關係的影響而形成的。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