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格尼克效應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ǐ gé ní kè xiào yìng

你不妨試一下:一筆畫個圓圈,在交接處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頭再瞧一下這個圓吧,此刻你腦子裏必定會閃現出要填補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爲你總有一種出於未完成感的心態,竭力尋求終結途徑,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有一位叫布魯瑪·紫格尼克心理學家,她給128個孩子佈置了一系列作業,她讓孩子們完成一部份作業,另一部份則令其中途停頓。一小時後測試結果。110個孩子對中途停頓的作業記憶猶新。紫格尼克的結論是:人們對業已完成的工作較爲健忘,因爲“完成欲”已經得到滿足,而對未完成的工作則在腦海裏縈繞不已。這就是所謂的‘紫格尼克效應”。

2 紫格尼克效應心理機制

被譽爲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的德國心理學家勒溫認爲,人類有一種自然傾向去完成一個行爲單位,如去解答一個謎語,學習一本書等,這就叫“心理張力”。研究還指出,任何人都企圖滿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動作。其中既有先天需要(飢、渴等),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趨向)。在勒溫看來,個人能動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喚起但未得到滿足的心理需要產生一個張力系統,決定着個人行爲的傾向、心理的基調和特點。如果中斷了滿足需要的過程或解決某項任務的進程而產生了張力系統,就可以使一個人採取達到目標的行動。勒溫認爲,沒有完成的任務使得沒有解決的張力系統永遠存在,當任務完成之後,與之並存的張力系統也將隨之消失。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心理張力”系統,是產生“紫格尼克效應”的心理機制。

3 紫格尼克效應對個體社會化作用

這種由“心理張力”產生的“紫格尼克效應”,在個體社會化中發揮着重要功效。我們知道,個體社會化的明顯功效集中地體現在增強社會導向能力與完善道德結構這樣兩個方面。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指出,個體社會,化過程是逐步完成的,顯示出年齡性與階段性的心理發展過程特點。在這個方面,英國心理學家斯溫森提出了品德形成“張力論”理論。她認爲,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是在自我與社會之間一種不可避免的張力中發展起來的。這種發展可以粗略地將其劃分爲三個階段: (1)“我——你”間的張力階段(嬰幼兒期)。在這一社會化發展階段,兒童處於一種個人需要與成人接受這種需要的關係中,兒童必須迎合成人的意見,才能使這種關係得到協調的發展。因此這一階段心理發展的特點(或社會化的結果)是:小心謹慎、聽話、服從權威。 (2)“自我——社會”間的張力階段(童年期)。從這一階段起就比較明顯地看到社會化對個人品德形成的影響,在這一階段兒童個人的需要必須與同輩夥伴的道德要求相一致。這是社會約束並影響兒童品德發展的新力量。這種力量使個體道德控制發生了質的變化。 (3)“自我——社會張力內化”階段(青年期)。在這一階段,個體社會化過程的特點明顯地表現出他已經不再是一種迎合外界要求的過程,而主要是廣種個人適應的過程。個體已經從原來消極地接受外部壓力轉換成由內部控制自己行爲的過程。到了這個階段,個體社會化過程就已經基本完成。

進入青年期的朋友,作爲已經基本完成個體社會化的社會角色扮演者,在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依然不可缺乏“完成欲”,即由“心理張力”產生的“紫格尼克效應”。那些屋裏老是凌亂不堪,做事情有頭無尾,永遠不想完成任務的人,究其原因,不正是缺乏,“完成欲”這一重要因素嗎?

缺乏“完成欲”,沒有那種由“心理張力”產生的“紫格尼克效應”,一個人就會表現出馬虎、懶惰的不良特徵。學習也好,幹工作也好,就會如同日本一句成語所說的:“三日坊主”(直譯爲“三天和尚”,意譯爲“做事沒長性”,相當於我國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無疑,這種特性是人生征途中的“有害氣體”,一個人倘若置身其中,猶如煤氣中毒,會不知不覺地懶惰、馬虎起來,結果什麼事都幹不成,什麼任務也完成得不好,於是就沒有多少長進可言了。世上不知有多少人,爲着馬虎、懶惰而誤了自己的一生啊!黑格爾說得好: “最大的天才儘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讓微風吹來,眼望着天空,溫柔的靈感也始終不會光顧他。”事實表明,馬虎、懶惰,象生鏽一樣,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它不是一個現代青年應有的品性。現代青年要排除馬虎、懶惰、 “三日坊主”這種“有害氣體”,就得有意識地提高意志力,培養“完成欲”,重視“紫格尼克效應”的作用。根據心理學家的建議,這可從小事着手,例如除草澆花、整理抽屜、讀完一本書等等,強迫自己完成規定角色任務,達到既定目標,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完成欲”,得來“紫格尼克效應”。

但這決不是說“紫格尼克效應”越強越好。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張力”, “完成欲”過分強烈,則對身心健康、精神狀態的平衡協調起不利作用。比如,有些人一開始着手某項工作,便不問環境、條件是否可行,非要一下子幹到底不可,他們總以爲自己的規劃、打算是盡善盡美的,不一下子予以完成、實現,就得不到心理上的滿足,就感到遺憾。這種過度的“完成欲”,實質上是受“至善論”所驅使的。

現實生活中的事實表明,在那些“至善論”崇奉者當中,最常見的一種畸形觀念便是“非此即彼”或“不全則完”。這些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能容忍“一般”、 “尚好”、 “遺憾”這樣的字眼。這樣的人對自己的行動只有兩種結途:不是凱旋,就是慘敗,要麼不幹,要幹就幹到至善的境界。一旦他們被人批評爲沒有完成、不夠完善時,便急於搶先表白、陳述自己的想法,竭盡全力抵制他人的指責。如此久而久之,就會變得孤寂冷漠、不近人情,結果很難與人相處,甚至人人與之疏遠。美國賓州大學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心理研究發現,由過度“完成欲”的人,總是有着力求至上完美的性格,他們極易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產生恐慌心理,於是反而導致能力下降,不能真正很好地完成某一任務,而且會使情緒失常,甚至健康受損。因此,爲了避免過度的“完成欲”,就必須拋棄“至善論”,記住下面這六個字;“請勿過度求全”。

“請勿過度求全”,是因爲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物是“完美無缺”、“至善至美”的。許多遺憾是無法避免的。 “至善至美”這一概念並不適用於人,它也許只,適用於“上帝”,但你作爲一個人,不必以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爲。人生活在希望之中,同時又伴隨着遺憾。生活中處處有希望,然而處處又有遺憾。每個人在清理自己過去的生活時,在從事目前的活動中,都必然會發現你竟有那麼多的遺憾。遺憾本身是人們對現狀和自身的不滿是和要求改變現狀的呼號,這往往是通向成功的一個階梯。如果你在完成某一任務時,受過度“完成欲”支配,非要一下子達到完美而無遺憾的目標纔會得到“心理張力”的滿足,那就會因爲客觀現實的不可能完美而得不到這一心理需求,得到的恰恰是類似“庸人自擾”式的心理失常。英國曆史學家帕金森說:“凡是盡善盡美的規劃,就是工作衰退的徵兆”。同樣,凡是由“至善論”驅使的過度的“完成欲”,也是,心理失常的徵兆。而溫斯敦·丘吉爾說過的一句話,則更爲厲害了:“‘唯盡善盡美者爲上’,這句格言的含義就是兩個字:癱瘓。”是的,事事追求盡善盡美,都要拚命做好,這就會妨礙你參加愉快活動,失去生活的樂趣,陷入心理上“癱瘓”狀態。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丘吉爾這句。過於嚴厲的話,也許有促人深省的作用

因此我們說,你在進行創造性工作、學習和生活時,要有一定的“完成欲”即“心理張力”,但不能過度;要有新意,要追求成功,但不必去盡善盡美地推敲個不停。美國《獨立宣言》的文稿是一份不朽的文獻吧?但是,這份文獻上竟有兩個字是在字行以外,而不在字行之內,這對整個文獻的書寫格式來說,無疑有損於通篇結構美感。然而,這點不善不美絲毫無損於《獨立宣言》的價值,它將永遠存放在美國國家博物館內。還有,當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時,無論從製造結構性能等方面都是粗糙的、低劣的,但他們還是將這架不能上天的飛機公諸於世,揭開了人類航空史的光輝一頁。試想,假如萊特兄弟放棄這架粗糙的飛機,受過度的“完成欲”支配,絞盡腦汁去追求盡善盡美,那不是會推遲人類征服天空的時間嗎?可見,當我們在進行創造性學習、工作和生活時,應當認識到,如果追求完美所付出的勞動價值比已經取得的價值要多得多,那我們就應該讓已有的價值先發揮它的作用然後再去追求新的成功。這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完成欲”,但對它應當分階段地實施,不應“畢其功於一役”。

同時,我們所需要的“完成欲”之目標,即心理滿足的價值取向,應當是難免有遺憾的成功,而不是盡善盡美的“至善論”。正是從上述原則出發,心理學家建議那些有過度“完成欲”的人,也不妨從小事着手予以調整過來,比如,你不必一口氣讀完《戰爭與和平》,不必見到房間裏有一點灰塵就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立即打掃,不必強迫自己在一個晚上織完一件毛衣,否則寧可不睡,如此等等。前文說過,一個志在成功者應“知道限制自己”。過度的“心理張力”即“完成欲”,也是應當列入你的“限制”範圍的。

—總而言之,爲了使“紫格尼克效應”能對我們的角色扮演,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產生積極的作用,我們就要自覺地對“心理張力”予以恰當的調節,既要避免“懶惰病”,又要克服“至善論”。

這就是“紫格尼克效應”對我們的一點啓示。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