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週期律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uán sù zhōu qī lǜ

2 註解

元素的性質隨着原子序數(即核電荷數或質子數)的遞增而呈週期性變化,這種規律叫做元素週期律元素的性質以及由元素形成的各種化合物的性質,都跟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成週期性的關係,這一規律叫做元素週期律。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ДMИTpИЙ ИBaHOBИчMeHдeлeeB,1834—1907)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元素週期律:“元素的性質隨着元素原子量的增加而呈週期性的變化”。或稱“元素性質是原子量的週期函數。”門捷列夫把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排成元素週期表,初步實現元素系統化。同年德國化學家邁爾(Julius Lother Meyer,1830—1895)也提出一張元素週期表,明確指出元素性質是原子量的週期函數。它的工作偏重於研究元素的物理性質。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摩斯萊(Henry Moseley,1887—1915)通過測定各種元素X射線,發現元素的核電荷數等於自身的原子序數。這不僅能解釋元素週期表中三對元素(鉀和氬、鎳和鈷、碘和碲)原子顛倒排列的原因,還把元素週期律表述得更準確。隨着本世紀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揭示了元素性質有週期性變化的原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週期性變化是原子核外電子結構週期性變化的必然結果。在元素週期表的短週期中,當把元素原子序數(即核電荷數)遞增的次序排列時,核外最外電子結構重複着由s1到s2p6的變化,因此元素的性質(氧化數、第一電離能電子親和勢電負性金屬性、非金屬性、原子體積、單質的密度、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和延展性)也發生週期性的變化。元素週期律具有深刻的哲學意義,它充分證明量變引起質變規律的普遍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