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德境界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 dé jìng jiè

2 英文參考

Realm of medical morality

3 註解

醫德境界指醫務工作者從一定的醫德觀念出發,在醫德修養過程中所形成的醫德覺悟、思想感情,精神情操的狀態和水平。由於醫德原則和規範有着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要求,醫務人員對於醫德原則和規範的接受和理解處於不同的水平上,因而醫德境界也必然不同。就個人而言,在醫德修養過程中,既要有最高的醫德理想,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由低向高攀登。這種攀登的不同層次,就形成了不同的醫德境界醫德境界歸根到底是一定社會條件和社會實踐的產物。但是醫務人員在實現醫德理想的過程中,要達到什麼樣的醫德境界是有自由的。在中國當前的社會條件下,醫德境界一般說來可以分成自私自利境界、先公後私(即先人後己)境界和大公無私境界這樣三個類型。中國提倡先公後私和大公無私的境界,反對自私的境界。提高醫德境界主要依靠自己在醫療實踐中學習、鍛鍊和修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