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葉風毛菊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yè fēng máo jú

2 出處

本品以山芍藥之名載於《植物名實圖考》卷九,謂:"山芍藥生建昌。叢生綠莖,高三四尺。大葉如馬蹄而尖,甚長,深齒粗紋,面深綠,背淡青。秋深開紫花,瓣尖如針,端有須,綠跗如刺,密攢而上,上醫以根、葉治風寒。"所附圖:葉互生;葉片類心形,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邊緣具銳鋸齒,類似掌狀網脈;葉柄長,基部擴大。頭狀花序,傘房狀排列;總苞苞片多層,先端長尖。植物形態酷似現在使用的心葉風毛菊

3 拼音名

Xīn Yè Fēnɡ Máo Jú

5 來源

藥材基源:爲菊科植物心葉風毛菊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ussurea cordifolia Hems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晾乾。

6 形態

心葉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根狀莖木質;地上莖光滑。基生葉在花期常枯萎;莖生葉互生,葉柄長達15cm,基部擴大抱莖;下部葉大,圓心形,長寬各約10-18cm,先端漸尖,基部深心形,邊緣粗鋸齒,上面被粗柔毛,下面無毛;上部葉漸小,卵形,無柄。頭狀花序,直徑2.5cm,排成傘房狀;總苞寬鍾狀,長1.5-2.5cm,總苞片先端常反折,邊緣具睫毛;和狀小花粉紫色,長14-15mm。總苞片先端常反折,邊緣具睫毛;管狀小花粉紫色,長14-15mm。蒴果圓柱狀,長14-15mm,冠毛白色,外層糙毛狀,易落,內層羽毛狀。花果期8-9月。

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林比劃有或山坡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8 性味

味辛;性溫

9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止痛。主風溼痹痛;跌打損傷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泡酒。

11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