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比亞病毒

病毒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à bǐ yà bìng dú

2 英文參考

Sabiá virus

3 中文名稱

薩比亞病毒

4 英文名稱

Sabiá virus

5 分類類型

7 薩比亞病毒的發現

巴西出血熱(Brazilian hemorrhagic fever)是一種由薩比亞病毒(Sabia virus)感染引起的出血熱病,該病毒沙粒病毒科沙粒病毒屬(Arenavirus)。薩比亞病毒引起罕見的病毒性疾病,發病沒有年齡、性別和種族的差異。它是已知在南美引起出血熱的5種沙粒病毒之一,目前共有三例報告,一例爲自然感染,兩例爲實驗室感染

1990年,巴西聖保羅一位農業工程師患出血綜合徵,發病兩週之後死亡。最初這一病例被當作黃熱病。屍檢後發現肝壞死,隨後分離病毒並進行了鑑定,證實病毒沙粒病毒科的一個新成員。

1992年,在分離鑑定病毒的過程中,一位巴西技術員不幸被感染,病情嚴重但不致命,臨牀症狀發熱寒戰、不適、頭痛、全身性肌痛、咽喉疼痛結膜炎噁心嘔吐腹瀉、上腹痛便血白細胞減少症,經住院治療,病程持續15天后康復。1994年,一位病毒學家在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用高速離心分離薩比亞病毒離心發生泄露。儘管他立即進行了處理,但在沒有使用正壓空氣淨化吸器的情況下,繼續工作了3-4個小時,不幸被病毒感染。患病後根據接觸史判斷薩比亞病毒感染,用治療其他沙粒病毒病的方法靜脈注射病毒唑治療,治療10天后康復出院。

8 薩比亞病毒的基本特徵

薩比亞病毒是一種負鏈單股RNA病毒,球形,爲脂質外殼所包裹。Sabia virus爲沙粒病毒屬中的新世界病毒的一種,沙粒病毒家族中的成員均與齧齒目動物傳播的人類疾病有關,其發病多呈地區性流行,可以導致嚴重的疾病甚至致命。

和其它沙粒病毒一樣,薩比亞病毒有一個雙義基因組,根據推測,在S RNA基因間區域,有一個獨特的三莖環結構。部分N基因系統發生分析證明,薩比亞病毒與其它沙粒病毒科的成員有很大的不同,但與引起人出血熱的其它四種沙粒病毒成員胡寧病毒(Junin virus)、馬邱波病毒(Machupo virus)、塔卡里伯病毒(Tacaribe virus)和瓜納裏託病毒(Guanarito virus)具有共同的祖先。

9 薩比亞病毒傳播方式

薩比亞病毒爲動物源性病毒,野生齧齒類動物爲其自然宿主,人類的感染是因爲與病毒自然循環的偶然接觸所致,例如食用了被患病動物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或者破損的皮膚與動物排泄物的接觸所致,吸入患病動物尿液或者唾液蒸發所形成的微小顆粒也可以導致疾病的產生,傳染的形式取決於人和齧齒類動物的生活習慣。例如,受感染地區的齧齒類動物習慣於戶外活動,則感染通常發生於人類進行農業生產時,如果受感染動物習慣於戶內活動,則戶內工作的人通常易感。沙粒病毒屬中的某些病毒可以通過接觸血液和其他體液傳播,在人-人之間發生二次感染,而Sabia病毒未有報道可以發生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10 薩比亞病毒潛伏期

感染病毒後,疾病的潛伏期爲7~14天。

11 巴西出血熱的臨牀表現

通常感染薩比亞病毒後1-2周可以出現發熱、肌痛、輕度不適、食慾下降,繼而出現頭痛背痛頭昏眼花、胃腸道不適、臉部和背部充血牙齦出血。在此過程中常見患者出現低血壓和心動過緩,尿中出現細胞管型、顆粒管型、上皮細胞等。白細胞減少,巨嗜細胞增多爲此病的特徵性表現,在30%的病例,病程繼續進展,患者出現嚴重的出血病毒血癥,從皮下出血神經系統出血患者可以出現神經錯亂、昏迷抽搐等。巴西出血熱的併發症很多包括肝臟損傷,多系統衰竭等,廣泛性感染和受感染器官發生壞疽亦有報道。未經治療,巴西出血熱的死亡率在30%左右。25%的痊癒者可能有永久性失聰的可能。

12 巴西出血熱的分佈範圍

出血熱可見於世界各地,多見於熱帶地區,呈地區性發作。巴西出血熱最初發現於巴西,多見於南美洲國家,美國於1994年亦有報道。

13 巴西出血熱的預防

通過對宿主控制防止薩比亞病毒傳播發生,尤其是控制野生齧齒類動物的數量。加強個人的防護,避免與病毒宿主接觸,不要去疾病爆發地區旅行,確證病例應報告當地衛生部門,隔離病人,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如痰液,尿液等。

相對來說,巴西出血熱對旅行者的威脅程度較小,因爲只有當人類接觸齧齒類動物病毒宿主尿液唾液排泄物纔會被感染。接觸患者或在此病流行地區旅行的外來人員應該注意可能有感染的危險,應該減少自己與齧齒類動物接觸的機會並且採取自我防護措施以防止感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