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參與理論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ǎn shǎo shēn yǔ lǐ lùn

2 英文參考

disengagement theory

3 註解

減少參與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是關於老化研究的較有影響的三種理論之一。由庫明和亨利(Cumming&Henry〕提出。該理論認爲,若要使老年期享有愉快的生活,最基本的原則是減少職業性與社交性的活動,尤其是在情感人際關係上更應避免涉人。如此留下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安享自由、恬靜的晚年。

減少參與理論有兩個方面:一是來自社會的減少參與,即爲了保持社會的功能,就要準備建立退休的減少參與的制度;二是來自個人的減少參與,即縮小生活領域,減少自發性的參與,而轉向自我中心的生活。

老化研究另外兩種理論:

(1〕持續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認爲若想老年期享有愉快的生活,最基本的原則是使老牛人保持與社會接觸,繼續以往中年期的一切活動:即使退休了,仍需以退而不休的做法,在活動中獲得充實感,從而避免因退休而來的失落與寂寞。

(2)連續性理論(continuity theory)。由紐加頓和羅伯特(Neugarten&Robert,1964)等人提出。它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看老化問題,認爲習慣與愛好很重要。進入老年,應繼續保持良好的習慣和愛好;即使習慣與愛好發生變化,也應看做是對現實的一種適應。這一理論主張在適應上可有不同的方向,並承認每個老年人都存在着各自的差異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