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說難》

近代 吳棹仙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足厥陰肝經五穴

一、大敦井穴

部位

在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

證治

卒心痛。汗出。腹脹腫滿中熱喜寐。五淋七疝小便頻數不禁。陰痛小腹陰挺出。血崩屍厥如死。

鍼灸

針入一分。灸三壯。按∶先師許公直雲。大敦在足大指端內側。其肉敦阜。一般認大敦處爲隱白。誤矣。凡傷寒病久。熱入厥陰。刺大敦見血立效。考正穴法雲。大敦大指端。去爪甲如韭葉三毛中。蓋三脈動於足大指陽明在上。厥陰在中。太陰在下(俗本太陰誤作少陰)。陽明多氣多血。與肝脾同會於足大指。故指上生叢毛。名曰三毛三毛之間非大敦穴。考足少陽脈足厥陰。別跗上。入大指。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可證明經稱三毛中。乃由足大指前之發端處達到三毛。經過大指側。肉起如敦狀處是穴。穴在指端三毛二者之中。名曰大敦。名實相副。繼起用針者。刺大敦多在足大指叢毛之間。淺刺之。誤矣。二、行間滎穴

部位

大指次指間即合罅後五分動脈陷中

證治

嘔逆咳血。心胸痛。腹脅脹。色蒼蒼如死狀。中風。口。嗌幹煩渴。瞑不欲視。目中淚出。太息。癲疾短氣肝積肥氣。瘧。洞泄遺尿癃閉崩漏白濁寒疝少腹痛腰痛不可俯仰。小兒驚風

鍼灸

針入三分。灸三壯。按∶行間足厥陰所溜之滎穴。由大敦轉入足大指與足次指兩指縫間。一彳一亍曰行。兩足指相合。故曰行間。三、太沖俞穴

部位

行間上二寸陷中

證治

虛勞嘔血恐懼氣不足嘔逆發寒。肝瘧。令人腰痛嗌幹胸脅支滿太息浮腫小腹滿。腰引少腹痛足寒大小便難。陰痛遺溺溏泄小便淋癃。小腹疝氣腋下馬刀瘍。酸踝痛。女子月水不通。漏血不止。小兒卒疝

鍼灸

針入三分。灸三壯。按∶太沖足厥陰肝所注之俞穴肝臟血。女子太沖脈盛。則月事以時下。太沖又爲九針十二原原穴五臟稟受六腑谷氣味精華之衝衢。故曰太沖。四、中封經穴

部位

內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則宛。使和則通。搖足而得之。

證治

瘧色蒼蒼如死狀。善太息振寒大便難小便腫痛。五淋不嗜食身體不仁寒疝痿厥筋攣失精陰縮入腹。相引痛。或身微熱

鍼灸

針入四分。灸三壯。按∶中封足厥陰所行之經穴。各鍼灸書中皆雲中封在足內踝前一寸。靈樞本輸篇雲在內踝之前一寸半。蓋靈樞根據骨度。凡言踝前後。踝上下。皆自踝骨中心起計算。踝骨長一寸。中心至四旁骨際長半寸。繼起用針尺度。除去踝中心至邊際半寸不算。故云一寸。所言不同。其部位仍同。穴在踝前陷中。兩大筋所封閉。故名中封取穴時。仰其足則逆而宛。伸其足則和而通。搖其足則跗上大筋分開。其穴乃見。本輸六十餘穴。詳言穴位字數最多者。惟此一穴。蓋取之不易也。(宛)音鬱義亦同。五、曲泉合穴

部位

膝內輔骨之下。大筋之上。屈膝而得之。

證治

疝。陰股痛。小便難少氣泄利膿血。腹脅支滿。膝痛筋攣四肢不舉。不可屈伸。風勞失精。身體極痛。膝脛冷。陰莖痛。實則身熱目痛。汗不出。目KTKT。發狂衄血喘呼痛引咽喉。女子陰挺出。少腹痛陰癢血瘕

鍼灸

針入六分。灸三壯。按∶曲泉足厥陰肝所入爲合之水穴。水之高而有來源者。謂之泉。穴在內輔骨之下。大筋之上。屈曲其膝乃能取得此穴。故曰曲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