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劉河間·中暑論

中暑之證,身熱頭痛,背寒面垢自汗煩燥,大渴口乾,倦怠而身不痛,或時惡寒,或畏日氣,脈虛而弱。無問表裏,通宜白虎湯,並感冒發熱煩渴,五苓散桂枝茯苓甘露飲黃連香薷飲,或雙解散,或裏熱甚,腹滿而脈沉可下者,大承氣湯下之,或三一承氣湯尤妙。半表半里者,小柴胡湯涼膈散天水散。按∶劉河間論暑證甚詳,獨明於諸家用藥,頭頭中款,可謂得其解者。但暑證不分表裏,一味清內,得寒涼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承氣湯走馬之糞也。卻之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