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清 尤怡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懊煩滿證治六條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發汗吐下後。正氣既虛。邪氣亦衰。乃虛煩不得眠。甚則反覆顛倒。心中懊者。未盡之邪。方入裏而未集。已虛之氣。欲勝邪而不能。則煩亂不寧。甚則心中懊鬱悶。而不能自已也。梔子體輕。味苦微寒。豉經蒸。可升可降。二味相合。能徹散胸中邪氣。爲除煩止躁之良劑。少氣者。呼吸少氣。不足以息也。甘草之甘。可以益氣。嘔者。氣逆而不降也。生薑之辛。可以散逆。得吐則邪氣散而當愈。不可更吐以傷其氣。故止後服。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豉湯內加入甘草二兩。餘根據前法。

梔子生薑豉湯

梔子豉湯內。加入生薑五兩。餘根據前法。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煩熱者。心煩身熱也。胸中窒者。邪入胸間而氣窒不行也。蓋亦汗下後。正虛邪入。而猶未集之證。故亦宜梔子豉湯散邪徹熱爲主也。心中結痛者。邪結心間而爲痛也。然雖結痛而身熱不去。則其邪亦未盡入。與結胸心下痛而身不熱者不同。此梔子豉湯之散邪徹熱。所以輕於小陷胸之蕩實除熱也。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下後心煩。證與上同。而加腹滿。則邪入較深矣。成氏所謂邪氣壅於心腹之間者是也。故去香豉之升散。而加枳、樸之降泄。若但滿而不煩。則邪入更深。又當去梔子之輕清。而加大黃之沉下矣。此梔子厚朴湯所以重於梔豉而輕於承氣也。

梔子厚朴湯

梔子(十四枚擘)厚朴(四兩薑汁炒)枳實(四枚水浸去穣炒)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大下後身熱不去。證與前同。乃中無結痛。而煩又微而不甚。知正氣虛。不能與邪爭。雖爭而亦不能勝之也。故以梔子胸中陷入之邪。乾薑復下藥損傷之氣。

梔子乾薑湯

梔子(十四枚)乾薑(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凡用梔子湯。病患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病患舊微溏者。未病之先。大便本自微溏。爲裏虛而寒在下也。梔子湯本湧泄胸中客熱之劑。舊微溏者。中氣不固。與之。恐藥氣乘虛下泄。而不能上達。則膈熱反因之而深入也。故曰不可與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