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傷寒論》

清 張卿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大青龍湯方第二十一

麻黃(六兩去節味甘溫)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甘草(二兩炙味甘平)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味苦甘溫)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二枚擘味甘溫)石膏雞子大(碎味甘微寒)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辛甘均爲發散。然風宜辛散。寒宜甘發。辛甘相合。乃能發散榮衛之風寒麻黃甘草石膏杏仁。以發散榮中之寒。桂枝、姜棗。以解除衛中之風。王文祿雲。大青龍、麻黃湯之變。小青龍、桂枝湯之變。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此傷寒見風脈也。傷寒者身疼。此以風勝。故身不疼。中風身重。此以兼風。故乍有輕時。不發厥吐利。無少陰裏證者。爲風寒外甚也。與大青龍湯以發散表中風寒。許氏雲。仲景治傷寒。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三方鼎立。若證候與脈相對。無不應手而愈。王文祿雲。大青龍。治風寒外壅而閉熱於經者。故加石膏發汗藥中。尤爲峻劑。傷寒表不解。心下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飲。則水寒相搏。肺寒氣逆。故乾嘔發熱而咳。針經曰。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此之謂也。與小青龍湯發汗散水。水氣內漬則所傳不一。故有或爲之證。隨證增損以解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