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傷寒論》

清 張卿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甘草瀉心湯方第六十一

甘草(四兩)黃芩(三兩)乾薑(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成氏雲。氣結而不散。壅而不通。爲結胸陷胸湯爲直達之劑。塞而不通。否而不泰。爲痞。瀉心湯分解之劑。痞與結胸。有高下焉。邪結在胸中。故曰陷胸。留邪在心下。故曰瀉心。沈亮宸雲。半夏瀉心。甘草瀉心。皆下後傷真氣之過也。生薑瀉心。因於食。大黃瀉心。因於熱。附子瀉心。因於寒。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傷寒服湯藥下後。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氣虛客氣上逆也。與瀉心湯攻之。則痞已。醫復以他藥下之。又虛其裏。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虛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虛。故與之。其利益甚。聖濟經曰。滑則氣脫。欲其收也。如開腸洞泄。便溺遺失澀劑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約。與赤石脂禹餘糧湯。以澀洞泄下焦主釐清濁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澀劑而利不止。當利小便以分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