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甲腫與地克病

疾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ì jiǎ zhǒng yǔ dì kè bìng

2 概述

地甲腫俗稱“癭袋”,中醫稱爲“癭”。它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公元前七世紀初成的古籍《山海經》中即有“癭”的記載。公元239年呂不韋所著《呂氏春秋》中得到“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馗與避人”,由此可見,當時已看到環境因素與地甲腫的關係。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公元610年)更明確地提出癭病與水土有密切的關係。唐代名醫孫思邈(公元682年)所著的《千金翼方》中治癭的方劑基本都含有海藻昆布、海蛤等海產物,我們現在知道這些藥材中含碘量都是很高的。他還有一個處方是用鹿靨(即鹿的甲狀腺)來治地甲腫,這也是符合現代治療原理的。唐代名醫王燾(公元752年)所著的《外臺祕要》中再交提出用羊的甲狀腺來治療癭病

在國外,印度、埃及、希臘的古醫學也很早提到地甲腫,埃及的古醫學還提到用外科手術治療地甲腫。十九世紀初葉,碘元素發現後,在哥倫比亞開始用碘劑治療地甲腫

1614年瑞士的F.Platter首先用Cretin這個名稱闡述了當地山區的一種癡呆聾啞侏儒患者。1908年英國醫生Mecarrson描述了在克什米爾的Gilgit及Chitral地區的神經型與粘腫型地克病患者。1938年De Quarrain 和Wcgelin系統地描述了瑞士的神經型地克病的各方面。

在我國,四十年代初,日本醫生於熱河及冀東一帶也觀察描述了地甲腫與地克病情況。五十年代末。我國學者報告了安徽,河南大別山區的地克病。1964年天津醫學系統地報告了承德地區的地甲腫與地克病。自此以後,國內有關地克病的報道逐步增多。

地甲腫與地克病是世紀性疾病,地甲腫幾乎所有國家都發生。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區,七十年前還是嚴重的地甲腫與地克病流行區,現在已完全控制。現在主要的流行區是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區、南美的安底斯山區,非洲的剛果河流域,大洋洲的新幾內亞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1960年估計,全世界約有兩億地方甲狀腺患者,佔當時世界人口的7%。1974年泛美衛生組織出版的“仍然威協着人類健康的地甲腫與地克病”的專著中認爲,由於世界上人口的增長以及某些地區防治措施不夠落實,因而估計當時的患病人數仍然不低於兩億。地克病由於診斷標準不易掌握。目前國內外尚缺乏確切統計數字。

在我國,由於歷代統治階級不考慮保護環境,森林植物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甲腫流行範圍廣大,成爲我國分佈最廣、患者最多的地方病之一,估計在解放初期全國地甲腫患者人數可達兩千萬人。全國各省、市、區(包括臺灣),除上海市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地甲腫區存在。主要病區在東北有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地區。吉林與遼寧東部的長白山區,吉林與遼寧西部的小興安嶺山區與熱河山區。在華北有河北省的燕山山區,內蒙南部的山區,河北與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區,山西的呂梁山區。在西北有陝西省的秦嶺山區,甘肅的瀧南山區,寧夏自治區的六盤山區,青海東北部的農業區,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圍的農業區,天山北麓部分地區。在西南有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區與西南部大小涼山地區。雲南西部的德宏地區。貴州東部、東南部與西南部的山區。西藏喜馬拉雅山北麓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在中南有廣西西部與西北部的山區,廣東北部山區,湖南西部山區,湖北的大別山區與仙霞嶺,福建的武夷山區,山東的沂蒙山區。看來我國大部分的地甲腫病區都是山地和離海較遠的地區。

我國地甲腫多分佈于山區是因爲山區坡度大,雨水沖刷,碘從土壤中流失嚴重所致。在新疆南部,雨量雖稀少,但古代冰川對地表的侵蝕及農業利用雪水灌溉。土壤中碘的流失也嚴重。

我國東北地區黑龍江的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爲歷史上頻繁的泛濫以及地下水的運動活躍造成的。近年在江蘇長江三角洲的河網地區及長江中間沖積形成的島嶼上也發現有地甲腫存在。估計現在我國居住在環境缺碘地區受到缺碘威協的達兩億人。

地克病流行於地甲腫較嚴重的病區,也即缺碘較嚴重的地區。地克病在地甲腫流行地區的患病率低的可以是零,高的可以達到10%以上(表19-1)。迄今尚未發現地克病而無地甲腫的地區。世界上各主要地甲腫病區,除北美的大湖區外,均有地克病的流行。喜馬拉雅山南麓爲當前世界上最嚴重的病區,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流行均嚴重。不丹的部分地區地克病患病率達30%以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