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中毒

中藥中毒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ōng yào zhòng dú

2 概述

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屬於天然性狀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加工品。幾千年來中藥作爲保障人民健康、防病治病的武器發揮着重大的作用。以往認爲人類自古多以動植物爲食,中藥相對西藥能更好地被人體適應,故毒性副作用也較輕。但現代臨牀實踐發現引起不良反應中藥範圍在不斷擴大,中毒的病例並不少見。中藥不良反應是指中藥對機體的損害性。這種損害可以是由於中藥本身的品種、性質和配伍決定的,也可以是由於個體體質差異造成的,還可以由於給藥途徑引起的,或三者相互或聯合起作用。很多中藥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合理的發揮其治療作用,才能得到滿意的療效,然而當之其毒性作用突出時即表現爲各種不良反應。隨着對中藥認識的不斷髮展,很多既往認爲無毒、安全的藥物,現代醫學證實也可出現毒性反應。因此,在臨牀實踐中應提高對中藥不良反應的認識,積極救治,減輕其對人體的損害,避免中藥引起的中毒死亡。[1]

3 中藥引起中毒的常見原因

[1]

3.1 服藥過量

超過常規劑量或超大量服用,如服用馬錢子常規劑量爲0.3~0.6g,如服2~5g即會出現強直痙攣等中毒症狀。即使毒性不大的藥物,如果超大量服用也可造成中毒。 如服用南天竹超過30~60g,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嚴重時呼吸中樞麻痹心力衰竭死亡。

3.2 服用過久或大面積外用

超長期服用易導致毒物蓄積。如長期服用硃砂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腎臟損害等。蟾酥砒霜等大面積外用,會經皮膚黏膜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

3.3 炮製不當或未經炮製

不少中藥,特別是有毒中藥需要經過嚴格炮製,減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如川烏草烏附子等,經炮製後有毒成分烏頭鹼水解爲烏頭原鹼,毒性大大減低。如炮製不當或未經炮製,易引起中毒

3.4 配伍失誤

如違背了“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禁忌

3.5 製劑的製備選擇不當

藥物效用、毒性在不同製劑中表現不同。如附子煎煮時間太短或用酒送服均能增加其毒性

3.6 誤食誤用

中藥品種複雜,很多藥名近似或外形相似藥物卻有着截然不同的藥理作用毒性反應。如把廣豆根北豆根混淆;把商陸誤用爲人蔘等。

3.7 中西藥配伍不當

如含硃砂中成藥和碘化物或溴化物同用,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引起中毒腹瀉;含有強心甙中藥麝香保心丸護心丹等不宜和西藥的強心甙合用,二者同時使用劑量難於控制,易造成洋地黃中毒等。

3.8 給藥途徑錯誤

如汞製劑口服等。

4 中藥中毒毒理及各系統臨牀表現

[2]

4.1 神經系統

毒理:

(1)藥物直接作用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抑制,最後呼吸中樞麻痹死亡,如細辛紅茴香白芷等。

(2)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如蘿芙木麻黃

(3)影響特殊感覺,如色覺聽覺嗅覺味覺受到相應的損害,如蛔蒿。

(4)神經毒作用,使神經細胞和肌細胞興奮性傳導抑制神經末梢中樞迅速發生麻痹,如河豚牡蠣

臨牀表現:頭暈頭痛煩躁不安、共濟失調四肢張力增高、強直性陣攣、昏迷、周圍神經病的表現,以及精神症狀等。

4.2 心血系統

毒理:

(1)引起心肌損害,代謝破壞和心肌纖維分裂,如萬年青蟾酥

(2)作用心臟傳導系統興奮心臟異位自律點,如夾竹桃

(3)致心律失常,如洋地黃

(4)直接作用血管使其收縮引起血壓上升、心率減慢,如麥角

臨牀表現:心悸胸悶血壓先上升後下降、心律失常傳導阻滯、口脣青紫、發紺、四肢厥冷、休克等。

4.3 造血系統

毒理:

(1)發生溶血,如蜈蚣地龍相思子等。

(2)導致凝血障礙,如綠礬等。

(3)先天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人發生蠶豆病,如服蠶豆

(4)骨髓抑制再生障礙性貧血,如雷公藤狼毒等。

臨牀表現:齒齦出血鼻出血皮膚黏膜出血點、紫癜血腫嘔血便血血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

4.4 消化系統

毒理:

(1)對胃腸黏膜產生強烈的刺激、腐蝕作用,如大黃巴豆何首烏等。

(2)使膈肌痙攣,如使君子

(3)肝臟損害:細胞毒作用,直接或通過免疫作用損害肝實質細胞,如蒼耳丁香等。

臨牀表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嘔血便血肝區疼痛黃疸肝大、肝功異常等。

4.5 泌尿系統

毒理:

使腎臟損害,腎小管退行性變、壞死,以近曲小管損害嚴重,如雄黃蛇膽等。

臨牀表現:頭暈腰痛乏力、全身水腫血尿、蛋白尿、少尿、無尿、氮質血癥,嚴重的發展爲急、慢性腎功衰竭。

4.6 皮膚黏膜損害

毒理:

(1)產生過敏反應,表現爲多種皮疹、水皰潰瘍,如何首烏魚腥草等。

(2)產生接觸性皮炎,如巴豆霜或蒸煮巴豆的蒸汽等。

臨牀表現:瘙癢、皮炎、固定性藥疹、紅斑、猩紅熱樣或麻疹藥疹剝脫性皮炎等。

4.7 全身性損害

毒理:

(1)全身性過敏反應,如藥物熱、過敏性紫癜過敏性哮喘等,對應的中藥延胡索關木通澤瀉等。

(2)導致休克,如天花粉等。

(3)導致多臟器衰竭

臨牀表現:發熱呼吸困難四肢厥冷、血壓下降、呼吸循環衰竭、驚厥昏迷、死亡。

5 中藥中毒的預防措施

[3]

1.掌握有毒中藥品種和使用的特殊要求及注意事項。

2.要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輕重,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和服藥時間。

3.在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可能出現的毒副作用,做到早診斷,早停藥,早處理。

6 參考資料

  1. ^ [1]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40.
  2. ^ [2]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40-242.
  3. ^ [3]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4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