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藥途徑

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ěi yào tú jìng

2 英文參考

administration route

3 註解

藥物有幾種給藥途徑,口服、靜脈注射(靜注)、肌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皮下)。藥物還可舌下含化(舌下)、直腸灌注(直腸給藥)、滴眼、鼻腔噴霧、口腔噴霧(吸入劑),也可皮膚局部(表面)或全身(經皮)用藥。每種給藥途徑均有其特殊目的,各有利弊。

4 口服給藥

口服給藥最方便,通常也最安全,費用也最便宜,因而是最常用的給藥途徑。然而,該途徑有不少限制,許多因素包括其他藥物和食物都將影響口服藥物吸收。因此,某些藥物必須空腹服藥而另一些則需餐後服藥,尚有部分藥物不能口服。

口服藥物經胃腸道吸收藥物吸收始於口腔和胃,但大部分由小腸吸收藥物必須通過小腸壁及肝臟方能進入全身血循環。許多藥物在腸壁和肝發生化學變化(代謝),減少了吸收藥物量。靜脈注射藥物不經腸壁和肝髒直接進入體循環,這種給藥方式可獲得較口服更快和更持久的效應

一些口服藥物刺激腸道,如阿司匹林和大多數其他非類固醇抗炎藥可損害胃和小腸壁並誘發潰瘍。另一些藥物吸收很差或在胃內被胃酸消化酶破壞。儘管有這些缺點,口服給藥較其他途徑常用。其他給藥途徑一般在患者不能經口給藥,藥物必須儘快和準確地給予,或藥物口服吸收很差且不規則時方才使用。

5 注射給藥

注射給藥(消化道外給藥)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途徑。皮下注射時,注射針頭插入皮下,注射後,藥物進入小血管隨血流進入體循環。皮下注射常用於蛋白質藥物胰島素給藥,該藥口服可被胃腸道破壞。皮下注射的藥物可製成混懸劑或相對難溶的混合物,這樣吸收過程可保持數小時、幾天甚至更長,患者亦不須經常給藥。在給予容積更大的 藥物時常採用肌肉注射。肌注時應採用更長的針頭,因肌肉位置深於皮膚

靜脈注射時,針頭直接插入靜脈。在消化道外所有給藥途徑中,靜注是最困難的一種,特別是肥胖病靜脈穿刺更加困難。無論是單劑靜脈推注還是連續的靜脈滴注均是快速、準確給藥的最佳途徑。

6 舌下給藥

一些藥物可置於舌下(舌下給藥),能被舌下血管吸收舌下藥對硝酸甘油藥物特別好,這類藥物可緩解心絞痛,它們可不經腸壁和肝的首過效應而迅速直接進入體循環。然而,多數藥物不能使用此途徑,因常常發生吸收不全及不規則現象。

7 直腸給藥

許多口服給藥的藥物可以栓劑形式直腸給藥。藥物與蠟狀物混合製成栓劑,即便插入直腸亦不會溶解藥物可通過直腸壁豐富的血循環迅速吸收。當患者噁心、喪失吞嚥能力、限制飲食和外科手術後等不能口服時可用栓劑直腸給藥。一些藥物栓劑形式有刺激性,這類病人應採用消化道外給藥。

8 經皮給藥

一些藥物可以塗敷劑形式將藥貼於皮膚表面。這類藥物可增強皮膚透性,不經注射便可經皮進入血循環。這種經皮給藥可緩慢持續很多小時或很多天,甚至更長。然而,這種途徑受藥物通過皮膚快慢的限制。只有那些日給藥量少的藥物可採用此途徑。這類藥物有治心絞痛硝酸甘油、治療運動系統疾病的莨菪鹼、戒菸用的尼古丁、治療高血壓用的可樂定及鎮痛用的芬太尼等。

9 噴霧吸入

一些藥物氣體麻醉劑和霧化抗哮喘藥物(置容器中定量供給)可吸入給藥。這些藥物通過氣道直接入肺,並在肺內吸收入血循環。只有少數藥物可用此途徑。吸入藥物應仔細監測以保證患者在特定時間內吸入適量的藥量。定量吸入系統可直接安裝在給肺供氣的通道上,因而非常有用。因噴霧吸入進入血液的藥量差異性大,故這種途徑很少用於治療除肺以外的其他組織器官疾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