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意識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óng lèi yì shí

2 英文參考

consciousness of kind

3 註解

同類意識這一概念導源於亞當·斯密1759年所著《道德情緒學說》一書中的同情概念。美國社會學家季丁斯首創這一概念,是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同類意識是指認知他人行爲與自己相類似,因而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瞭解與同情。這種相似性,不僅僅單指一個人的外顯可觀察到的行爲相似性,而且還包括一個人的行爲目的、動機等的相近性。同類意識是人們相互結合的心理基礎,與模仿一起構成了社會生活的種種現象。這種意識開始於一個人的同情心理,繼而才表現出高級的同情愛情,以及同類認識,最終才成爲社會生活中個體的主觀心理,這種意識促進人際關係的建立,使團體內的成員更加團結與更加相似,在此基礎上就形成了所謂的社會。由此可見,興趣、嗜好、觀念、信仰、儀態、道德等的相似,都可以促進人與人或團體與團體之間的好感,同情與團結;而與此相反的種種特質,也可以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抗拒與惡感。所以季丁斯斷言 ,同情相似成正比,不同社會背景的人們,往往缺少相互間的瞭解和同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