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版中國藥典編制完成 2011年7月1日正式實施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0年版《中國藥典》已經編制完成,年底前將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明年7月1日正式實施。

《中國藥典》是國家爲保證藥品質量可控、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有效而依法制定的藥品法典,是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和管理都必須嚴格遵守的法定依據,是國家藥品標準體系的核心,是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內容。

2010年版《中國藥典》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組織編制的第九版藥典,新版藥典在總結歷版藥典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近年來國內外藥品標準資源,注重創新與發展,實事求是地反映了我國醫藥產業和臨牀用藥水平的發展現狀,爲進一步加強藥品監督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10年版《中國藥典》分爲三部出版,一部爲中藥,二部爲化學藥,三部生物製品。201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品種4600餘種,其中新增1300餘種,基本覆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和國家醫療保險目錄品種

2010年版《中國藥典》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藥品安全性得到進一步保障

在藥品安全性方面,除在附錄中加強安全性檢查總體要求外,在品種正文標準中也大幅度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檢查項目,進一步提高對高風險品種的標準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重金屬或有害元素、雜質、殘留溶劑等的控制,並規定眼用製劑無菌製劑要求,明確用於燒傷或嚴重創傷外用劑型均按無菌要求。新版藥典的附錄和凡例等通用性、基礎性技術規定與要求,對藥典以外的所有上市藥品都有直接的作用和影響力。

在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方面,除新增和修訂相關檢查方法和指導原則外,在品種正文標準中增加或完善有效性檢查項目,大幅度增加了符合中藥特點的專屬性鑑別,含量測定採用了專屬性更強的檢查方法,增加溶出度含量均勻度檢查項目。

2010年版《中國藥典》重點藥品標準的系統性提高工作,對高風險藥品尤爲重視。新版藥典增加了化學藥注射劑安全性檢查法應用指導原則;在製劑通則中將滲透壓摩爾濃度檢查作爲注射劑的必檢項目;對藥典一部收載的中藥注射劑品種全部增加了重金屬和有害元素限度標準;此外對於其他注射劑品種的標準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對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質量可控性等方面的質控要求,這些措施對於解決注射劑、特別是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問題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中藥標準整體水平全面提升

(一)中藥收載品種數量大幅度提高

新版藥典收載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提取物標準大幅提升,一舉改變和扭轉長期以來收載品種少、基礎差,尤其是中藥飲片缺乏標準的局面。在中藥資源保護及其相關標準技術創新得到跨越式發展。

(二)中藥品種分別增加和完善了安全性質控指標。

一是在中藥附錄中加強安全性檢查總體要求。如在附錄製劑通則中,口服酊劑增訂甲醇限量檢查橡膠膏劑首次提出不得檢出致病菌檢查要求等;在附錄檢測方法中,新增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黃麴黴毒素測定法、滲透壓摩爾濃度測定法、異常毒性檢查法降壓物質檢查法過敏反應檢查法、溶血與凝聚檢查法等。

二是在中藥正文標準中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檢查項目。如對易黴變桃仁杏仁等新增黃麴黴素檢測方法和限度與國際一致;在正文標準中全面禁用苯作爲溶劑;對工藝中使用有機溶劑的均檢查有機溶劑殘留;對川烏草烏馬錢子等劇毒性飲片,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等更先進、更精確的方法加以限量檢查

三是在重金屬和有害元素控制方面,新版藥典採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測定中藥中砷、汞、鉛、鎘、銅的含量;對一部所有中藥注射劑枸杞子山楂人蔘黨蔘等用藥時間長、兒童常用的品種均增加了重金屬和有害元素限度標準。

(三)解決了中藥飲片標準的問題。

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大幅增加了中藥飲片標準的收載數量,初步解決了長期困擾中藥飲片產業發展的國家標準較少、地方炮製規範不統一等問題。對於提高中藥飲片質量,保證中醫臨牀用藥的安全有效,推動中藥飲片產業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大幅增加符合中藥特點的專屬性鑑定

新版藥典大幅增加符合中藥特點的專屬性鑑別。

一是中藥標準中不再使用顏色或沉澱的化學反應光譜鑑別方法

二是標準中大幅增加橫切面或粉末顯微鑑別。2005年版藥典共收載顯微鑑別620項;2010年版僅新增顯微鑑別就達633項,所有的藥材飲片及含生藥粉的中成藥基本都增加了專屬性很強的橫切面或粉末顯微鑑別。

三是標準中大量使用專屬性較強的薄層色譜(TLC)鑑別技術。2005年版藥典共收載薄層色譜鑑別1507項;2010年版藥典僅新增薄層色譜鑑別就達2494項,除礦物藥外均有專屬性強的薄層鑑別方法

三、現代分析技術廣泛應用

一是擴大了對成熟新技術方法的收載。如附錄中新增離子色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拉曼光譜法指導原則等。中藥品種中採用了液相色譜/質譜聯用、DNA分子鑑定、薄層-生物自顯影技術等方法,以提高分析靈敏度和專屬性,解決常規分析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新增藥品微生物檢驗替代方法驗證指導原則、微生物限度檢查法應用指導原則、藥品微生物實驗室規範指導原則等,以縮小附錄在微生物方面與國外藥典的差距。

二是進一步擴大了對新技術的應用。除在附錄中擴大收載成熟的新技術方法外,品種正文中進一步擴大了對新技術的應用。

藥典一部根據中醫藥理論和中藥成分複雜的特點,建立能反映中藥整體特性的方法,將反映中藥內在質量整體變化情況的色譜指紋圖譜技術應用到藥品標準中,以保證質量的穩定均一。

藥典化藥品種中採用了分離效能更高的離子色譜法毛細管電泳法;紅外光譜在原料藥和製劑鑑別中的應用進一步擴大;總有機碳測定法和電導率測定法被用於純化水注射用水等標準中;氣相色譜技術被廣泛用於檢查殘留溶劑等。

藥典生物製品逐步採用體外方法替代動物試驗用於生物製品活性/效價測定,採用靈敏度更高的病毒滅活驗證方法等。

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頒佈實施,必將在我國全面提高藥品質量過程中起到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並將進一步擴大和提升我國藥典在國際上的積極影響。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