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

清 程國彭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內經》曰∶脈以應月,色以應日。色者,視之易見者也。如傷風闕庭必光澤。傷寒闕庭必暗晦。面青黑爲寒,爲直中陰證。紫赤爲熱,爲傳經裏證。若已發汗後,面赤色盛,此表邪出不徹也,當重表之。又陰盛隔陽,合面赤色,是爲戴陽之候,宜急溫之,以通陽氣大抵黑色見者多兇,爲病最重,黃色見者多吉,病雖重可治。經雲∶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吉。蓋黃屬土,今惡症雖見,土猶未絕,故可救。若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難治也,言無土色則胃氣已絕。凡天庭印堂年壽等處,黑色枯槁者兇,黃色明潤者吉。然人有五色,不能齊等。經雲∶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之慾者,皆取其潤澤,五色之不欲者,皆惡其枯槁也。經又云∶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言五色固不宜枯槁,若五色精華盡發越於外,而中無所蓄,亦非宜也。大抵五色之中,須以明潤爲主,而明潤之中,須有蘊蓄,若一概發華於外,亦凶兆也。察色之妙,不是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