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炮製藥性解》

明 李士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山梔

味苦,性寒無毒,入心肺大小腸胃膀胱六經。主五內邪熱亡血津枯,面紅目赤,癰腫瘡瘍,五種黃病開鬱瀉火,療心中懊顛倒而不眠,治臍下血小便而不利。皮走肌膚之熱,仁去心胸之熱,解羊躑躅蟲毒。按∶山梔味苦歸心,輕飄象肺,入腸則供肺爲傳道者也,小腸受盛與心應者也,胃亦上焦之腑也,膀胱亦肺部之約也,故鹹入之,以理邪熱諸證。潔古曰∶輕清上行。丹溪又曰∶屈曲下行。兩家之說,似相左矣。不知惟其上行,最能清肺,肺氣清而化,則小便從此氣化而出。經曰∶膀胱津液氣化則能出者,是也。虛火炎者,炒黑用。煩鬱嘔逆者,薑汁炒用,此外並宜生服。雷公雲∶凡使勿用顆大者,號曰伏。凡梔子無力,須要如雀腦並須長有九路,赤色者上。凡使先去皮須取仁,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乾,搗篩如金末用。